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美育价值重估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414

 
美育价值重估
 
——八探罗辀重的教育思想
 
    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教育。罗辀重的《五育价值重估》和《小学美术教学的外行谈》①两文,比较集中和完整地表达了他的美育思想。
 
“美不假外求”
    “美育”一词,正式出现于近代,但“美育”思想源远流长。古代教育史上虽然没有“美育”的名词,但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已非常注意音乐、绘画教育。中国西周时施行的六艺教育,包含着“美育”的“乐”,就是其中之一。古代希腊、雅典专设弦琴学校,其缪司教育,即为包含“美育”的艺术教育。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人的教育培养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后荀子还专门著《乐论),系统阐述音乐教育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主张儿童从小就要学习音乐。近代,自18世纪德国诗人和启蒙学者席勒在《美感教育书简》里明确提出“美育”后,世界各国除相继开设艺术馆和艺校外,普通学校也陆续增设音乐、美术等课程。20世纪初,中国建立的新式学校也仿效外国开设图画、唱歌等课程。但自从学校正式开设音乐、美术课程后,人们往往把“美
育”与“音乐”、“美术”等同起来。正如罗辀重在《五育价值重估》中所说:“今人以为上几点钟的图画、唱歌课,发张纸乱涂一下,照着p0、ne、h0……背起喉咙舞一阵,就算是实施了美的教育。”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
    其实,唱歌(音乐)、图画(美术)课只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并不等同美育,正如“修身’’、“公民”、“公训”等思想品德科目并不等同德育一样。罗辀重认为:道德的
教育,“不是在功课表上加一些甚么‘修身’、‘公民’、‘公训’等科目,用演讲式所能奏效”;审美的教育,如只满足于开设唱歌、图画课,“则如有些学校之率性废除美术音乐课还痛快些”。②
    罗辀重强调指出:“美不假外求,即表现在日常生活行动之中!”他举例说:“姿态不正,非美也;面目狰狞,非美也;言语粗鄙,非美也;开口骂人,非美也;动手打人,非美也;高声大叫,非美也;披衣拖鞋,非美好;鼻涕长流,非美好;杯盘狼籍,非美也;潦草塞责,非美也……”。③这些发生在儿童日常生活行动中的“非美”现象的反面,就是“美”,就是说:姿态端正,美也;面目和善,美也;衣冠整洁,美也;不鼻涕长流,美也;不杯盘狼籍,美也;认真负责,美也。陶龛进校门的大厅里常年摆有一块整容镜。凡进学校的师生、来宾,首先都得在此一照,看自己是否衣冠整洁,是否鼻涕长流,是否面目和善,是否姿态端正……
    “非美”,即“丑”。美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分清美丑,与德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分辨善恶一样,不是靠几节音乐、美术课和思想品德课所能完成的。罗辀重指出:“艺术可使人的生活温暖而丰富起来,人的生命高贵而光明起来,应用于日常生活上,则你我敌对之势可去,自私自利之欲可息,而平等博爱之心可来,一视同仁之德可成。美育之效果如此之大,岂学会唱歌学会画画所能包括得了的?”他认为:要使学生分清美丑,“全靠平日之耳濡目染,心领神会”④。所以,罗辀重在陶龛实施美育,除了重视音乐、美术课教学之外,更加重视学生日常生活行动的美感教育。在这方面,他又特别注重两点。
    一是营造一个美的校园,让学生在校时时处处感受美,领会美。陶龛学校地处“幽邃烟村”之中,“百里万转千重滩”的涟水回环其间,有“青山四面重重裹”,有“白云满坞”、“红树当门”等自然美,加上罗辀重等历年建设改造,用书画等艺术巧妙布置,校园十分壮丽美观,意境无穷。莫说是从教求学数月数年在此生活过的陶龛师生会终生不忘,就是那些到此参观、视察匆匆而过的人,几十年后也会记忆犹新。朱经农教授在担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期间视察过陶龛学校,他赞扬陶龛学校是“诗的环境,诗的生活”。校友李惠予回忆说:陶龛校园是“诗的外围”、“诗的序幕”、“诗的意境”、“诗的翅膀”。他年过花甲,对童年求
学的地方印象是那样的深。他写道:“由谷水方向来的学生,大都从渡口对岸进校。只要翻上山坳,一幅美景顿现眼前:对面青山隐隐,绿畴叠叠,拥着一大座黄墙缭绕的庄园式建筑物,其中翠竹丛丛,山花点染,飞檐斗拱的古式房屋和方菱圆柱的西式建筑,参差交错,构成一幅雄伟而壮丽的景观”,“古香古色的校门外,有一片广场,翠柏成行,具迎人意。场外是一条横贯东西的人行大道,同学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意志翁然。大道下,涟水横流,碧漪银波中,血帆红浆,呼啸而过,令人兴‘逝者如斯’的感慨”,“摆渡者是位和善的老人。他常以亲切而倔强的脾气,含着嗔笑与同学们搭讪。他吆唤大家坐好后,轻点一篙离岸,同学们争着摇起双浆来。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中,渡船载着欢声笑语,在宽阔的河面上滑行,洋溢着一种亲切而又热烈的情趣”,这就是“诗的外围”;“跨人校门,穿过前院,就面临一个相当大的天井。天井内假山流水,花木葱茏。尤其是喷泉飞涌,引人入胜”,“喷泉后有一悬梯,竖有一座学童立像,执书仰望,若有所思,若有所悟,体现一种理想的追求”,这就是“诗的序幕”;校园“大厅前墙额的校训石刻,‘血性’二字系30年代中国书法家唐驼所书,刚劲颜体,红漆鲜艳,颇具色泽形象,引入联想,右墙写有学生守则——即陶龛教育墙:陶龛学生是大让小、男让女的;陶龛学生是诚实的;陶龛学生是见义勇为、当仁不让的;陶龛学生是爱国的……左墙绘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巨幅油画,‘十年生聚,十年教育’两语榜书于右”,另外,中厅大会议室“经常悬挂着历代名人屏联”,“这些名人名言通过书艺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还有“游艺室的画幅肖像和光明室的琴韵歌声,每每使人陶醉,流连忘返”,“爱迪生院”里的“含首低眉的”爱迪生象,留给孩子们“一串串想象”……这些“艺术形象以不同的方式,渗入学生思想感情”,把他们带人“诗的意境”,给他们插上“诗的翅膀”。这样的校园,“到处都撒有真善美的种子”。
二是领导和教师“以身作则”,杜绝“反美育”的现象发生。罗辀重认为:“校门前墙壁之污垢,布告之乱贴乱扯,党国旗挂得一上一下,教师态度之欠涵养,私生活之无纪律,办公桌上之凌乱,改作品之潦草,都是反美育的。”⑤他要求陶龛的领导和教师要严格杜绝这些“反美育”现象的发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行动中,时时处处“耳濡目染,心领神会”美的思想,美的行为,美的言语,美的环境。
    很明显,罗辀重在《五育价值重估》中表达的美育思想,主要是反对把美育狭隘地理解为唱歌、画画。他在《智育及其他》一文中明确指出:“大家都说,画得很好的画,就算是艺术家了。但如只知画画,哪怕画得顶好,只是艺人而已,还要有艺术的修养。这种修养,要从教育得来,故名‘美育’。美育不只是教学美术”。他倡导的美育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因此,实施美育,就要像实施德育一样,注意在儿童的日常生活行动中进行渗透,并与德育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陶龛没有“随意科”
“美育”的思想虽然自古就有,但明确地把“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时较晚,而言行一致地把“美育”与 “德、智、体”等其他各育并重的人更为罕见。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了要注重“体、德、智、美”四育的主张,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体、德、智、美”四育并重之人。1940年,罗辀重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外行谈》一文中明确提出:“美育是和德、智、体、群四育并重的”。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之人,也是第一个说到做到,真正实施了“五育并重”之人。
    罗辀重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外行谈》一文开头就说:“本来美育是和德、智、体、群四育并重的,不知何年何月何人,强把学校的国语、算术定为主要科目,而把美术定为随意科,于是美育就始终不被人重视。”其实,把“美术”、“音乐”等定为“随意科”,早在20世纪初,清政府兴办学堂时就开始了。1903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的《学务纲要》中就有:“至高等学堂以上各科学,门类似乎繁多,然其中有名随意科者,则以余力为之。愿习与否,听学生自审才力,可不相强,亦系外国通例”。这一年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也规定:初等小学堂教授科目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完全学科,还可加授“图画”等科目,“凡加授之科目,均作为随意科目”。1912年9月,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令》,更加明确规定:初等小学“遇不得巳时,可暂缺手工、图画、唱歌之一科目或数科目”,高等小学“遇不得已时,手工、唱歌亦得暂缺”。政府如此之规定,恐怕是美育“始终不被人重视”的关键所在。
罗辀重认为,美术、音乐被人们当做可有可无的“随意科”,还因为“大家以为教学美术,一定要专家,专家难聘,只好从缺”,而“教学美术又感到教材和画具之缺乏,教学时,也不起劲”,“教者学者,以美术课为苦事”。其实,普通中、小学的音乐、美术课不是培养歌唱家、画家,不是造成一些“艺人”,“根本谈不上什么专门”,“只不过是一种常识的灌输和培养”。他举例说,抗日宣传的漫画;“报上壁上,几乎触目皆是。目的原在使大家都看得懂画中所含的意思。但我曾用一幅画问中年级的儿童,大多答不出,即使答出来也不正确。这虽与画者之技术有关,但看者之缺乏常识,亦是最大的原因”。他强调指出:“常识”是“任何人决不可少的”,也是“只要有常识的人就可以担任教学的”,因此,没有必要为教师发愁;而“常识”又都与生活有关,“如与其余各科取得密切联系,则教材决不虞缺乏”,而教儿童学画“常识”,并非必备高级画笔、颜料、高级纸,那是“希望儿童成为小画家的作法”,有普通的笔、普通的颜料、本国的土纸,照样行,不必担心“画具”的缺乏。这就是罗辀重所主张的“轻而易举的提倡美育的土法”⑥。
对于音乐、美术“常识”的“土法”教学,罗辀重十分注重与各科教学相联系。陶龛的音乐教学,“虽由周炼白先生专任,但与各科都多少有点联络的。尤其是在低年级之国语,因教材中多半是些歌谣短句,一谱入音乐,儿童立即可以上口,朗诵、背诵,较之教读,实有事半功倍之妙”⑦。陶龛学校还特别看重习字,因为“中国字本身就是最艺术的,习字即是学美”⑧。陶龛的美术教学,教材来源大都是别科最近教学的内容。如“国语正教学龟兔赛跑,则上美术课时,即和大家计划画龟兔赛跑之连环画”,“算术有桃价的乘法,则指导画出桃若干与相等的镍币数”,“公训讲礼节,则指导画有礼与无礼的样子”,“史地则或画史画,或画地图,或名胜交通图等”,“自然讲蝇,则画放大之蝇,对节肢数与翼数,须显明画出;讲潜艇正好把潜艇的内容画出”,“唱歌唱八百壮士时,即画八百壮土守阐北之图画”,“体育操一种新的动作时,则画线条之动作图,必能使动作更正确”⑨。这也是“美育”与“德、智、体、群”四育的互相渗透和融合。
不管旁人怎么样,罗辀重既然认定“美育是和德、智、体、群四育并重的”,那么作为实施“美育”的学科音乐、美术课,也就必须与实施其他各育的学科课程一样得到重视。在他主持的陶龛学校,凡是“五育”所要求开设的科目课程,都是主要科目课程,没有什么“随意科”。
陶龛学校的唱歌、图画均有专任教师,学校还专门设有美术室。为了搞好音乐教学,罗辀重曾花很大力气,特意买了一部廉价的钢琴供音乐教师练琴和教学用。这在当时的城市小学罕见,在乡村小学更属稀有之物。各班上音乐课,都是用的钢琴,上下课由学生抬来抬去。1938—1939年在陶龛求学的校友周梦旭回忆说:“在音乐教学和文艺演出活动方面,学校更是特别重视。当时有许多流行的抗战歌曲,如《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等,陶校都选作了唱歌教材。每当下课之后,各个教室里便发出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们都是神枪手’……的歌声,此起彼落,真是振奋人心。在文艺演出方面,陶校师生更是异常活跃,声名远扬。1938年‘四四’儿童节和庆祝30周年纪念堂落成的大型游艺活动,全校师生夜以继日,赶排并演出了著名秧歌剧《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流亡三部曲》及大合唱《洪波曲》等许多抗日救国的文艺节目,使广大师生员工和附近群众受到了极为生动的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罗辀重强调小学音乐、美术只是一种“常识的灌输和培养”,但他对少数“艺术有关天才”并不忽视。1947年,有个叫徐检常的同学在陶龛读书。有一天,语文老师要求大家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徐检常因旬休日常到学校不远的涟河东岸一家煤栈玩,耳闻目睹了煤栈许多情况,就以《煤栈的一天》为题写了篇记叙文,并在作文本的下页画了一幅“煤栈全景”的速写。这篇文章写得并不太出色,但罗辀重看中了那幅速写,便连文带画将其刊登在《陶龛旬报》上,并在徐检常同学的期终成绩报告单上特意加上一条评语:·“该同学富有美术天才”。罗辀重还经常选用儿童的书法做《陶龛旬报》的专栏标题。这样大大地鼓舞了徐检常和其他有“艺术天赋”的同学。罗尔纯、张国正、喻乐静、萧一苇、刘范国等许多有成就的现代书画家就是在陶龛学校启蒙出来的。
 
1996年10月
 
①        1940年7月28日《陶龛旬报》。
② ③ 1947年1月18日《陶龛旬报》。
④ 1947年1月18日《陶龛旬报》。
⑤ 1947年1月18日《陶龛旬报》。
⑥1940年7月28日《陶龛旬报》。
⑦1937年《湖南教育》“一个乡村小学的写真”。
⑧1947年1月18日《陶龛旬报》。
⑨1940年7月28日《陶龛旬报》。
 
 

发布时间:2008/10/9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