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素养教育训育论(之八)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547

 
第二章“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六节  素养教育训育论(之八)
 
 
   “偶发事件”的机会,可以靠别人汇报、反映得到,但这远不如自己亲闻亲见。罗辀重主政陶龛学校数十年,始终要求教师“尽量地与儿童共生活”,亲闻亲见儿童们的“言行举止”。
    陶龛学生,即使是低年级学生,大多数都是寄宿生;陶龛教师,即使家在学校附近的教师,也都是住校的。罗辀重的家离校最近,但正如20世纪30年代曾在陶龛学校任过教的台湾校友罗徵肇在《亲密战友—辀师》一文中所说:“辀重先生除每旬末日间或回家与家人团聚外,其余时间均留在校内,与全校师生共同生活在一起,全副精神专注在校内的大事务与学生的生活起居上,并能以最敏捷而果断的方式,解决任何困难问题。”
    陶龛学校教师与“儿童共生活”,与别的学校有个非常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活动,几乎时时生活在一起。每个教师除教学外,对直接与学生有关的事,都要轮流值日,诸如晨操指导,清洁指导,周报指导,商店指导,点名、请假,夜间督课等等;而每日下课后的学生球队中,着棋丛里,撑渡船、骑单车、弄乐器、踢键子等活动,也总有老师“点缀其间”。它不像有些学校,班主任靠学生干部汇报了解学生情况,任课教师除了上课就很少与学生打交道,师生之间、学生干部与学生之间无形间形成一道道高墙。这样的“高墙”,在陶龛“是有历史以来就未曾筑过”( 《一个乡村小学的写真》)。
    20世纪40年代求学陶龛的涟源校友邓志强回忆说:“有一位姓陈的老师,大学毕业,很年轻,教我们的自然课。他总是和我们学生生活在一起,他的床铺就在我们男生宿舍里。”20世纪30年代求学陶龛的长沙校友曾楚樵回忆说,陶龛师生都是在食堂里“共餐”,“只是老师桌上加一个莱,也不太特殊,—般是荷包鸡蛋之类”。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表示与学生同甘苦共患难,教师连多—个荷包蛋也取消了,饭菜与学生完全一样。
    罗辀重没有住到学生宿舍,但他对学生睡觉的情况比其他教师都了解的还多,并帮助与学生同住宿舍的老师处理过许多“偶发事件”。
    校友曾述尧说:辀重先生“每天起得最早,而睡得最晚”,“晚上亲自到学生宿舍查铺,给学生盖被子”。
    20世纪30年代求学陶龛的台湾校友萧正凝(大任)说:“我常于午夜梦回,见到辀师打着电筒,巡视学生寝室,亲为诸生放蚊帐,盖被子。”
    校友刘树谷上初小时,有天发烧头痛,躺在寝室,没吃中、晚餐。学校几百人吃饭,辀师却发现刘树谷没来吃饭,便亲自到寝室问刘病情,并送刘到曾义初老师(兼校医)房间,给刘看病、刮痧,并叮嘱刘晚上记得吃中药。第二天上午,辀师又去寝室,问刘:“吃了昨晚的中药怎样?”刘说:“头不痛了,但昨晚我没吃到中药。”辀师听了感到十分不解:昨晚他因事外出,没有去查房,要校医去送的药。难道校医没有去送?后经了解,校医送去的中药被刘树谷的下铺董凤辉同学在睡梦中误喝了。刘树谷在他的《忆辀师两三事》一文中说:这种“近似笑话的故事”,反映辀师关心儿童“像父母关心孩子一样,温暖慈祥”。
 
 
 

发布时间:2011/4/22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