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素养教育训育论(之四)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642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四节  素养教育训育论(之四)
 
    陶龛学校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师生中很少有“嫉妒”现象的发生。这是罗辀重素养教育之训育成功的重要表现。
    训育,实际上就是教人在社会上走“正路”(也就是走“光明”之路,而不走“黑暗”之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上各种思想活跃,出现了很多自愿引导青年走路的思想理论家、社会活动家,和各种各样的党派、团体。罗辀重说:“这原是一种好现象,不过问题又来了,有些引导得太决,使青年跟不上来,甚至跌交,弄得头破血流;有些逗幌子,使青年走些冤枉路;有些又要青年向后转走向坟墓中去;有些用压迫手段,强逼青年跟着他走,弄得胆小的青年,徘徊歧路,无所适从,索性不走吧,也不是办法。”
    那时,除了陶龛学校的师生,还有不少社会上“识与不识的青年”,都经常向辀重先生请教、“问路”。 辀重先生则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有些问答的内容,大致略同,为经济计”,于是在《 陶龛旬报》辟“青年问答栏”加以公开。
    1942 年4 月18 日,罗辀重正式开辟“青年问答栏” ,做为训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他在“前言”中说:“路,当然是自己开辟的好。不过,古往今来,真正辟新路的有几人?而走现路的千千万万”;“既走现路,则前头已有很多的人走过,究竟哪一条路是正路,哪一条走不通,问问前人,尚不失为一种经济的办法”;“ 青年初人社会,有些并不‘问路’,只是耽(仰)眼望天的走,碰着绊脚石子也不管;有些盲目地走临深渊,而不知所止;有些又感到道路太多;有些又感到无路可走;真正能够自决一条路,毫不返顾迈步向前的,尚不多见。”
    关于“嫉妒”,是陶龛师生问得较多的一个问题。不少陶龛学生问过辀重先生:“‘嫉妒’二字用女旁,听说是因嫉妒心女性比男性重的缘故。又听说嫉妒心是从争胜的心理出发的。那么,如果男性不嫉妒,不是没有了争胜心么?不去争胜,事业或学问,哪里会有进步呢?”
    1942年6月18日,罗辀重在《 陶龛旬报》“青年问答栏”中发表《谈“嫉妒” 》一文,将有关“嫉妒”的问答予以公开,使更多的人得以了解。他在文中说:“嫉妒的起初,确是由于争胜的心理。渐渐因为自己本事不如人,争不赢人家,心里就不高兴起来,男性多半就发输火,女性不大发火,就只好想法子来破坏人家的好处,使人家好不成器。”;“争胜心是自己努力,是自己向上向前长进,自己炼出真本事来,以期胜过别人,见别人比我好,我更要炼习比他更好,所以事事有进步,这是好的”,“嫉妒心是自己懒求进步而不喜别人好。见别人比我好,我就要设法使他不好,使他比我更不好。所以,事事无进步,事事停滞,人人是仇人,这是不好的”。
    罗辀重强调指出:“‘嫉妒’,是团体生活中一种最不好的习惯”,“ 真正聪明的人,不论男女,决不会嫉妒的” 。他在文中举了三个具体的例子,证明嫉妒对于国家团体的害处。
    一是“英国看见中国打仗五年,打得很好,而他没有我们打得好,不免嫉妒。那时缅甸告急,我们中国立派大兵去帮他守缅甸,但英人恐怕我军在缅打赢仗,丢了他的面子,所以极力阻止华军入缅。等到仰光失守,他才慌慌张张要我军去帮助,但时机已失,挽救不来,全缅尽失,这才懊悔没有早一点要华军进来得。”
    二是“龙舟竞渡时,一舟上人,要个个尽其最大的努力,才能取胜。假使其中有一个自称很里手的人,发觉他的船上还有一个比他更有力的人,他就嫉妒起来,想方设计,把那人的力削减下来,这样安能划得赢船呢?”
    三是“某校宣布,在散假时,要开一作业本展览会,以班为竞赛单位,看哪一班的本子写得整洁。某班有一个同学,看见别人的本子比他自己的整洁些,就生嫉妒心,偷偷地把别人的本子涂污,后来比赛的结果,就不问可知了。”在  
    在罗辀重的训导下,陶龛学校师生都争做“真正的聪明人”。“真正的聪明人”,就是“多明白一些事理,多懂得一些人情”:“肯帮助别人”;“看见别人的好,好像自己的好一样”;“能够和人家合作”;“愿意团体中的人大家都好”;“决不学他人的不是”……。
 

发布时间:2011/3/10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