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素养教育教学论(之九)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579

 
第二章“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三节 素养教育教学论(之九)
 
 
    1931年2月7日,《湘乡民报》载文“陶龛别具精神”,特别指出:“辀重先生之办学精神,近世罕有,除以物质方面尽量贡献学校外,而对于近代教学做各种新法,无不具体采用。”
罗辀重采用的近代教学新法,国外的主要是导生制、分团制和导尔顿制。
    导生制,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是19世纪初由英国国教会的贝尔(1753—1832)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1778—1838)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曾在英国和美国流行过数十年。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由于导生本身就是学生,对于如何教学有切身的体会,因而他们指导学生更加接近实际。导生制能够更多更好地教育学生,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陶龛学校于1934年起开始实施“导生制”。
   分团制,又称活动分团制,是—种按学生程度和能力组团,分别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1868年美国教育家哈利斯创立的。陶龛学校于1930年开始,对全校各年级的珠算课实施分团教学。教师向全班学生讲授新教材后,进行简短的测验,将对教材理解得好的学生编人甲团,其余编人乙团。乙团经继续施教后,又将其中理解较差者编人丙团。甲、乙团在课上做各种练习时,教师对丙团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待其基本理解教材内容后,再向全班学生进行另一新教材的教学。
    导尔顿制,又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由美国H.H.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它,废除年级和班级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自主动地在实验室(作业室)内﹐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以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学习﹐用以适应其能力﹑兴趣和需要﹐从而发展其个性。此制在20世纪20年代后曾在一些国家试行,中国的上海、北京、南京、开封等地和湖南的陶龛学校也进行过实验。因为该制废除班级授课制,偏重学习学科知识,过分强调个性差异,忽视了班集体作用以及德育,在推行时往往形成教学上的放任自流,所以30年代后,采用此制者就日渐减少。但陶龛学校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是扬其所长(弥补班级教学制度的不足,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避其所短(打破班级教学而并不废除班级教学)。

 

发布时间:2011/1/10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