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素养教育教学论(之八)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572

 
第二章“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三节 素养教育教学论(之八)
 
    七是教学方式方法,新颖别致。
    1983年,台湾《华学月刊》第141期发表的近代教育先进《罗春驭先生传略》说:罗辀重先生主持的陶龛学校,“教学方式新颖,无呆板模套”。
    陶龛学校入学不考试,分班也不依男女有别、年龄大小之陈规,而是按学生的程度,语文可以编在高年级,而算术可能编在低年级。陶龛校友周正初在他的回忆录《难忘!难忘!终生难忘!》中说:他当时读四年级一期,“上算术课是全校统一的时间,四一的教室在樾山学舍一楼”,但“上算术课却在爱迪生院二楼左边的教室里,不少五年级同学”和他“在一起学算术,肖华同学的算术组里竟然还有六年级的同学。现今还记得有期墙报上写着;‘六一有个黄炳汉,四一有个肖小兔(指肖华)……’的快板”。
    2001年12月14日下午,我在娄底西阳白鹭湾与肖光旦(1925年生)、谢有初(1935年生)、肖光炳(1932年生)、傅举全(1932年生)、罗跃伍(1930年生)、吕长秋(1942年生)、彭青松(等1928年生)、傅春球(1928年生) 等先生座谈。他们小时候都在陶龛学校求过学。他们回忆说:“辀重先生教育有方”,“他看上去很严肃,实际上很和蔼。他听别人讲话,总是不停地“嗯”,以示在专心地听。他上课时,如果下边有学生讲话,他就停下来,听学生们讲些什么,到时便说:“你们讲完了吗?现在该我讲了”;“他一般都不当众公开批评人。他上课,学生看小人书,开小差,他就说:‘X X,问你一个问题? ’答不出,便喊一个认真听课的,答出来了,这就算是给他补课”。
    1983年6月,长沙市民主同盟副主委曾楚樵先生,在回忆他的童年生活时说:1932年他到陶龛学校上学,罗辀重亲自担任他班的“卫生课”。他记忆犹新:辀重先生的课,是同学们“最爱听的”;辀师“讲课既不用课本,也不限定内容”,“也不一定考试”;“有一次,他带来一支牙刷。我想今天大约是讲囗腔卫生和刷牙的重要性了。可他一进教室,同学们就提出一大堆问题。有的问,到底有不有鬼神,还把从大人那里听来鬼神故事搬了出来。有的问,为什么会作梦,梦到底有不有灵验?等等。你一言,我一语,问个不停。辀重不但不制止,反而引导大家把问题提完,然后一一解答。一堂‘卫生课’变成了‘破除迷信课’”。
    职业陶冶、研究小组活动,是陶龛学校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方法。它 “打破班界,各就志愿”,一人可以参加多个小组,没兴趣了随时可以换组。
    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自己按不同的需要与兴趣,自主地选择班级、小组或先生,十分有利发现和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而先生则可根据内容可进行集体教学、分散讨论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时则到田野、山林进行现场实践等,也十分有利于教师教授能力的发挥,提高教授的兴趣和效果。
    陶龛学校除按年级班次授课外,还打破年级班次界限,开设选修课。全校师生按各自兴趣、爱好、需要,选修一门或几门课程,学校根据选修报名情况重新编班,定时教学。
    1942年求学陶龛的长沙校友曹新回忆说:“陶龛学校设有三种选修课。一是习字班。开学时,每人交一张大字,凭此分班。但进去以后,只要你进步快,凭成绩跳班,一个学期可以跳升几个等级的班次,老师便于辅导,指出毛病。二是珠算班,也是按现有成绩分斑,初级是加法班、减法班,然后是小九归班,最高是大九归班。学习认真的,进步快,一个学期就可以晋升到大九归班。三是专业班,分国术(打拳)、雕刻、缝纫、应用文班,也完全是自愿自选,不加任何限制。自然,女生选缝纫的多,男生选国术的多。”
    陶龛的选修课与课外活动小组有联系,它们都摆脱老师“灌输”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发现自己的天赋,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但他们并不等同。选修课重在课堂教学,可称为“活动课”,也称“职业陶冶”课。课外活动小组重在课外活动实践。报名选修这一门课的,并不一定非参加与之相关的课外活动小组不可。
 
 

发布时间:2010/12/28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