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素养教育教学论(之三)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586

 
第二章“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三节 素养教育教学论(之三)
 
    二是“施教不限于校内,教学不限于课堂”。
    陶龛学校的师生每天在教学室正式上课、听课的时间不多,但老师施教、学生受教的时间却很多,几乎是随时随地。这就是陶龛“教师聘约”的特殊规定:“施教不限于校内,教学不限于课堂”。
    罗辀重主持的陶龛学校,师生施教、受教主要不是在课堂上教师动嘴讲,学生用耳听,而是师生课内课外都要动脑想,动手做。学校各科都有户外实习课,如:算术课数禾蔸、丈量测算田亩、估计产量;自然课低年级重观察,采集标本,高年级调查乡情,进行实验。春季植桐、夏季救青、秋季助收,这些都是师生一齐出动;学生旬假日回家,也都必须了解农事、行情、乡风、民俗,还要分送报纸、宣传时事,回到学校又要用各种形式作出报告、讲述体会。这些都是教学。  
    20世纪30年代末求学陶龛的天津校友周筹添,在他的回忆录《忆敬爱的师长—辀重先生》中说,有一次重九登高,他因为两眼看天,踏上了一颗圆石,站立不稳,是辀重先生双手把他扶住才没有跌到。辀重先生随后就问他:“你在天上看到了什么?”一步一步让他懂得了成语“秋高气爽”。他说:“小小年纪,能听懂这样的成语,并终生不忘,辀师的启发诱导、教导有方,真使人折服。”
    这种教学,不仅在学校课堂外的附近乡村、山林、河边,而且也在远处高山、城市。1935年,陶龛学校高年级学生登上了南岳山祝融峰绝顶,并留下了一张照片。他们是在旅游,更是在教学。
    罗辀重在《师范教育放言》中提出:师范学校教育“各种小组研究会,愈多愈好,各就兴趣组合。每人加入之会,亦愈多愈好”。他在陶龛实施的素养教育,就是这样。陶龛学校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研究小组,其组别据1931年湖南省教育厅嘉奖陶龛学校的报道记载不下30种,几乎所有乡村当时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项目都有,如图书馆学、公文程式、画地图、簿记,自行车驾驶、修钟等;有的项目如印刷、刻字、缝纫、照像等还纳人消费合作社直接营业;洗衣、理发等,则与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结合;园艺、饲养猪、兔、鸡、鸽、鱼等项,则同自然课的教学相街接,作为农业实习进行;抗战时又增加急救法、防毒演习等项。这种课外研究活动小组,打破班界,各就兴趣组合,一人可参加多个小组,学校每天至少安排有一个小时的活动,有时还成天甚至几天的连续活动,教师自然参与其中,师生的兴趣都很高。
    20世纪30年代求学陶龛的台湾校友刘鲁玉说:陶龛“像大学一样有各种社团”,“在辀师的倡导下,设有各种课外活动。我参加了无线电收音机组。这组由辀师亲自教学……上过这小组课的学长,一定能记起辀师的音貌……各个朝代或时代,都可能有令人敬仰的人物,辀师是我们终生最虞敬的人”。   
    20世纪40年代求学陶龛的湖南涟源校友周正初先生,在他的回忆录《难忘!难忘!终生难忘!》中说:“陶龛的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全校学生都参加”,并有“老师指导”。他印象最深的有两次。 一是“1949年重阳节是旬休日,紧接着是“特别日”,连搞两天课外活动”;二是“有一次,彭科凡先生指导我们做玩具。他先问我们飞机靠什么在天上飞(当时尚无喷气式飞机)?轮船靠什么在水里走?然后拿出“竹蜻蜓”作解释。过两天还让我们比试谁做的飞得高。我做的点了红兰墨水点,翅膀’做得最薄,当然飞得高,且现三色圆圈,有的同学很羡慕,又做了几个送他们”。他说:“陶龛的课外活动,对我日后摘篆刻,搞竹雕、石刻,做教具,做木工,乃至以多种职业谋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0/11/28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