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素养教育设备论(之九)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668

 
第二章“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三节 素养教育设备论(之九)
  罗辀重“提倡美育土法”,反映了他关于素养教育设备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因地制宜。李品珍先生如果了解了罗辀重的这一观点,就不会认为罗辀重“轻视美育”,更不会发出“殊是奇怪” 的感叹。
    罗辀重的这一“美育土法”,深受陶龛师生的欢迎。儿童们非常喜欢美术课,喜欢画画。
    位20世纪40年代求学陶龛的长沙校友徐检常,于1992年回忆说:1947年,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记叙文体裁”写一篇作文,家他“因旬休日喜欢外出写生,常到设在学校不远的涟水河东岸的一家煤栈去玩,耳闻目睹了煤栈经营的情况,就以‘煤栈的一天’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并在作文本上画了一幅‘煤栈全景’的速写”。“文章”“写得并不出色”,“也许是那幅画特别显眼”,“被辀师看到了,连文带画刊登在《陶龛旬报》上”。学期结束,他的“成绩通知单上除了班主任的评语外,辀师又特意加了一条评语:‘该同学富有美术天才”’。 经辀师的“鼓励”,他“对美术更有兴趣了”,“只可惜高中毕业报考艺术院校因眼睛色盲而未能如愿”。
    像徐检常先生一样,儿童时代在陶龛的素养教育中,被发现有“美术天才”的很多,后来成为著名书画家的也不少,如大陆的罗尔纯、刘范国,台湾及海外的喻乐静、萧一苇等。
    罗辀重主持的陶龛学校地处偏僻乡村,也有偏僻乡村的优势,那就是“学校空地很宽”。罗辀重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校园外“辟有4个农场”,作为儿童们专门“向大自然”求学的设备。另外,学校“因经济关系”,“教学所需的标本仪器”,“无法购全”,“好在乡村中之大自然环境,可称应有尽有”,他们教学时就“多注重在野外实地观察研究”。
    罗辀重就是这样,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因地制宜,“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 (《一个乡村小学的写真》)。
 
 

发布时间:2010/10/22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