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素养教育目的论(之三)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595

 
 
第二章 “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二节 素养教育目的论(之三)
 
    怎样才算“给人生一最好的开始”?罗辀重的言论和行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要让所有的儿童都能入学。
    儿童,有天资好的,也有天资差的;有家境富裕的,也有家境贫穷的;但他们都是儿童。要“给人生一最好的开始”,首先就得让所有的儿童都入学,都能受到教育。
1939年12月,罗辀重在《异哉所谓—“毕业生的出路”》一文中指出,上学,对儿童来说,是他们的“权力”;送孩子上学,对父母来说,是他们的“义务”。他在《本校实施生活教育的方法》中公开宣布:“只要已达学龄,无须经过什么入学检验,因儿童不管智愚贤不肖,在法规上均须上学。”当时,农村上学读书的儿童不多,女孩更少。针对这一情况,罗辀重在陶龛学校特别注重招收女生,对家庭贫困的女孩一律免费教读或少收学费,并带头让自己的女孩在陶龛就读。那时,其他学校女生比例不到10%,而陶龛学校超过20%。
   为了能让贫穷人家的孩子都能安心上学,罗辀重允许家长将鸡、鸭、鹅、蜂、羊、兔等交学生带学校饲养,待一学期终了,将生产品抵作学习用品。学生还可将柴、桐油、干菜、蚕豆、红白薯、南粉等农副产品,带交学校,折抵学膳费。在罗辀重主持校政的30年中,陶龛对赤贫学生一直实行免费就读。这一措施即使在时局动乱,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也丝毫未改。1937年,陶龛一次就招收工读免费生30名。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陶龛还对战区、沦陷区来的“难童”,特没“借渎部”,尽力接收;对抗日将士的子女给予特别的关心,不仅对他们完全免费,而且每逢节日都要给他们戴红花,开特别筵席,或到他们家中慰问。
    在罗辀重主持陶龛校政的年月里,不仅陶龛附近乡村的儿童几乎没有不入学就读的,就是远离陶龛百余里的人家,也纷纷送子女前来寄宿就读。学校生源,有时甚至遍及东南各省,在校学生人数最多时达1000人以上。据记载,1938年,陶龛在校学生540人,其中抗战军人子女68人,从战区来的“难童”30人。1942年,《陶龛旬报》曾刊登过东南七省36名学生姓名,其中包括当时在印度国际关系大学中国学院任院长的谭云山的孩子。他不把孩子带到印度去,而是放心地送到陶龛寄宿就读。
 
 
 

发布时间:2010/3/22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