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校友服务制(之二)2014.6.14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506

 
第三章 “素养教育”的制度举措
 
第八节  校友服务制(之二)
 
    经过努力,陶龛学校的规模扩大了,每期在校学生由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每年结业的学生由几年一个班,发展每期一个班。据《陶龛学校年鉴》记载,从1924年开始,陶龛学校每年至少暑假有一个高小班毕业,寒假也有一个高小班毕业。
    陶龛学校学生多了,于是毕业生的出路,即就业与升学的问题摆到了罗辀重的面前。罗辀重认为:“就业”就是“服务”。他首先注重对学生、对家长进行思想引导,正确对待“就业与升学的问题”。
    罗辀重曾在《陶龛旬报》公开答复一个校友的来信,正标题为“升学与服务”。他说:“从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出你正陷在‘升学不能,服务不愿’之苦闷中”。他指出:“凡事要有一种目的”(《罗辀重文集p104》)。当时,青年中“有一种升学狂热”,“对某事已具狂热,则其目的应是非常明显”,他“揣测,升学目的,不外下列三种:1、为求高深的学问。2、为扩大服务能力,找到服务机会。3、为升官发财,图舒适优越的生活(或说为解决生活问题)”。
    对靠“升学”来达到上述三种“目的”,罗辀重指出:“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如“求高深的学问,不一定要在学校才学得,古今中外好些著名学者,反而不是学校出身的”;又如“服务能力,在校外学习,反而实际得多”,至于“服务机会,随处皆是,也不定要在学校毕业”;再如“升官发财”,“在政治上轨道之日,一切全凭本领才干,不管你是否学校毕业。即使做了官,官是国民公仆,应该比百姓还苦。在政治清明时,除了俸给外,没有什么‘外快’(额外收入)可得,那时的老百姓,也不容你任意需索,想从做官来发财,恐怕是梦想了”。
   同时,罗辀重针对当时小学毕业生升中学的机会少,而直接参加服务(生产劳动)又还年幼无力的情况,在陶龛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实际措施,让学生青年转化成职业青年,如开设“特科班”、“升准班”、“中实班”等。
   “特科班”,原是为已达青年期而未受基础教育的人开设的,以一年的时间授完高小的功课,使之具备公民资格和自学能力,然后按教育部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实施办法,进行如家艺科、养殖科、应化科、文书科、图书馆员训练科之类的训练,使学生至少有一门专长,以应国家社会各部门之急需。在学习期中乃至结业以后一有机会,学校还专为介绍推荐。
    “升准班”,顾名思义,就是升学准备班。1936年求学陶龛的台湾校友刘钟棋回忆说:“我在陶龛学校只有一个学期,当时的升准班。陶校那种教育方式,确实是进步而有效的。”
   “中实班”,始于1938年,当时称为“战时农村中学实验班”,旨在实验教育适应战时形势之转变,而让学生不仅受到中学的课程教育,而且受战时的生活教育,应变的教育、自给的教育,以解除因战乱中学锐减、学生升学难,就业亦不易,回乡生产又不会等等的困忧。抗战胜利后这个班仍继续办下来,但重点已转到尚未成年的小学毕业生转化为新式农民的技术教育方面,深受农家的欢迎。
 
 

发布时间:2014/6/14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