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中心训练月(十二)2013.4.10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508

 
第三章 “素养教育”的制度举措
 
第五节  中心训练月(十二)
 
    关于“讲礼”。
    罗辀重指出:做为现代化集团生活的“民主人”,“我不同情于暴力的屈服”,但“心悦诚服的”的“服从”还是“必要的”,“而且是互利的”,“是一种正当行为的表现”。他说:“在一个团体中,不能人人直接去负执行的责任,当然要举出一部分人来领导,来负责”,有的人“每每认为举出的人和我站在同等的地位,不愿受其指挥约束。以为受了他的指挥约束,便是屈辱(屈服之耻辱)。不过当他自己被举为负责人,遇到别人不听他的指挥时,又会冒起火来。我不愿服从人家,但愿人家服从我,这就是不能‘推已以及人’”。他还举例说:“前次美国大选,罗斯福和他的政敌威尔逊的票数几乎相等,罗斯福的票只多得一点,便3次当选大总统”,“依我国人心理,威尔逊应如何地恨罗斯福,并设法破坏他。但威氏完全不是那样的”,“仍旧服从罗氏,并作罗氏一员属官,丝毫不以为耻”。(《罗辀重文集》p153-154)。
    服从,其实就是“讲礼”。这个“礼”就是现代化集团生活的的规矩和秩序。“讲礼”,就是要遵守这个“规矩”和“秩序”。
    “讲礼”的训练,就是养成各种各样现代化集团生活所必须的良好规矩和良好秩序的习惯。
    罗辀重主持的陶龛学校有个师生们自创的成语:“接拍”。其意就是“遵规矩”、“守秩序”。一旦有人可能会坏“规矩”、乱“秩序”时,就会有人大声提醒:“接拍”!这人立码就会中止其坏“规矩”、乱“秩序”的行为。
    做客也训练规矩。1935年是国民政府规定的儿童年。陶龛学校从该年元旦日开始练习迎客做客的礼节。该年1月7日的《湘乡民报》报道说:“陶龛学校向以儿童本位之教育见称于时,现因国定艹四年为儿童年,于元旦日开始特组织儿童年筹备委员会,又为使学校家庭化,使儿童练习做客礼节起见,以儿童年龄为标准分为十家,如六七八岁的组荀灌娘家,十二岁的组甘罗家和加里波的家,十三岁的组冯行可家和黄向坚家……,因为那些古人都在那年纪的时候做了一番大事……”
    陶龛学校的“规矩”,都是师生们根据集团生活的需要制定的。有很多“规矩”,并非成文制定,而是师们养成那些良好的习惯,于是也便成了“规矩”。
陶龛学校学生吃饭是分班编席进行的。抗日战争胜利以前,学生大都是站立吃饭。抗战胜利后,都改为坐着吃饭。坐着吃饭就要有坐凳。1947年11月8日,《陶龛旬报》发表了61班朱令同学的一篇短文,说吃饭坐凳也形成了如下的“规矩”:
    一、在未坐之先,要把凳摆好,如果凳不端正,就会妨碍同凳坐的人,及两边同桌的人的出进。
    二、一条凳要坐两个人,所以一人只能坐在一半的地方,不要多占别人的地位。
    三、坐下来,脚要落地,不要踏在凳的牵方上,因为牵方是不牢的。
    四、坐时要把腰子挺直,不要弯着身子吃饭。
    民主的生活方式,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现代化集团生活的规矩和秩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制定,一般都是对全体有益的,或者说对全体的长远利益是有益的。但有些规矩和秩序,也可能有时要损害到少数人的利益,那么多数人在要求少数人“服从”时,必须做到两条:一、对少数人可能被损害的利益加以补偿。二、决不能以“暴力”强迫少数人服从;诚如蔡定剑先生所说:民主,不但是要“避免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同时也要“避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也就是说,只有“多数人能保护少数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才是真正的民主原则。
    但愿我们今天的教育也能像20世纪早期罗辀重主持的陶龛学校那样,能培养受教育者既“讲理”,又“讲礼”的良好习惯。
 

发布时间:2013/5/10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