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学校家庭化(之八)2012.11.4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420

 
第三章 “素养教育”的制度举措
 
第三节 学校家庭化(之八)
 
    四、学校扬各家庭教育之精华,去各家庭教育之糟粕。
    陶龛学校学生来自几百个,有时甚至千几百个家庭。这些家庭有贫穷的,也有富裕的;有劳力的,也有劳心的。各个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各不相同的。罗辀重把来自几百个、千几百个不同家庭的人组成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教育则是扬几百个千几百个家庭教育之精华,去几百个千几百个家庭教育之糟粕。这个“大家庭”,没有了酗酒嗜赌的“父母”老师,废弃了竹板木棍的教训工具;有的只是导师的“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学生的服“理”尊师,天天向上。
    到陶龛学校参观过的人,都有一种感触,就是陶龛这个“大家庭”的学生很难让人看出他们是来自许多不同的家庭。“各学生之家庭,虽景况有贫富之分,然而在校中,绝对看不出这些分别来”。开始也曾经有些富裕家庭的儿童带佣人到校,但不久都会自动地撤回。学校“对学生的衣服鞋帽,虽不求整齐一律,然而对含有炫耀成分的特异服装,却严行取缔。学生对校中雇用工人及厨工,都能有相当的礼貌。偶有残疾乞食之人来校,不但无憎恶态度、欺凌行为,且能表出一种哀怜的同情心来”。“对于有妨碍其团体生活的,大家都能自动地加以制裁”。至于同学间关爱互助、“男让女”、“大让小”,已成为“校风”(1937年《湖南教育》“一个乡村小学之写真”)。对幼稚班的孩子,做哥哥姐姐的高年级学生,也都会学导师们的样,都是蹲甚至跪在地上,目光与孩子的眼睛平齐,说话细声细气,用各种娃娃音、各种逗乐的办法与他们一起玩乐。
    据说,1943年,陶龛学校有个肄业班的学生,名叫李维善。他得了个不治之症,家长要他退学回家疗养,他坚持要留在自己的“乐园”陶龛。校医对他关怀备致,导师对他休贴入微。同学们非但没有因他有病而疏远,而是更加亲近他,还鼓励他参学校体育运动,帮助他取得较好的成绩,使他获得成就感、荣誊感。他就是这样在学校度过了他人生最后几个月的快乐时光。《陶龛四十年(1906-1946)》记载:“1943年9月7日,肄业班学生李维善在家病故,死时念念不忘学校。其父暑安先生特捐本校教育基金五百元为其子留念。”
    在陶龛这个“大家庭”里,教师如“父兄”,对“子弟”(学生)要求很严格,但没有体罚。“父兄”(导师)对“子弟”(学生)的“训育”,一般都是“施以个别训话,将‘所以当为’或‘所以不当为’之故,反复譬喻,务使被训话者有反省余地,能够彻底的觉悟。如万不得已而必须处罚的的,亦由其自己认定罚则”(《一个乡村小学的写真》)。陶龛校友回忆说 :“母校”“校规严格”,“不见老师有体罚情事”(台湾校友蒋光伟);“没得‘你是猪’、‘你是大笨蛋’和‘教不变’等粗话”(涟源校友罗方林);学生犯错,“必须让学生自己找到犯错误之根源,做出深刻检讨,并要自己承认违犯校规哪一条,心愿受罚为止,从此养成一生中永远牢记的良好教育,不再犯错”(台湾校友李叙伦)。
    在陶龛这个“大家庭”里,在“血性”校训的原则下,导师们总是创造条件充分发现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尊重鼓励学生各具个性,绝不用“成绩好不好”、“听话不听话”的一统模式来对待、衡量学生。学生“好不好”,不在“成绩好不好”,也不在“听话不听话”;而在“努力不努力”和“讲理不讲理”。学校对老师们的工作要求也是如此。因而,陶龛学校的师生都各具个性,但均“血性”校训之“理”,决不无“理”而为。严守“秩序”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色。
    罗辀重主持的陶龛学校有一个自创的专用谜语:“水陆并行”(辀重);还有一个自创的专用成语:“接拍”。“接拍”这一成语,是从打网球、打乒乓球来的。当要打球的人多了时,只好依秩序来打。甲打输了下去,乙就来接甲的拍子打,乙打了之后,丙又接拍,这样依次轮下去,免得好多争执纷扰。这就是“接拍”的语源。后来,凡属依次轮做的事,哪怕是没有拍子可接,也喊.“接拍”,如课堂领课本,图书馆借书,食堂里添饭,合作社买货,甚至于小便处解手,都依到的先后,排成一长蛇阵,如有人想争先,从中间插人,则大家不约而同地大喊:  “接拍!”就自然无人敢坏这规矩了,其效率可说等于英国议会中的喊“秩序”(英国议会中遇到发言人多,声音嘈杂时,议长喊一声‘秩序”,就寂宁清静了)。
 
 

发布时间:2012/11/4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