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学校家庭化(之二)2012.9.28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491

 
第三章 “素养教育”的制度举措
 
第三节  学校家庭化(之二)
 
 
 
      20世纪20年代初,罗輈重留美归国,重主陶龛学校,一开始便破天荒地实行“师生住校”制度,让师生们都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
    有位名叫曾秋声的陶龛校友,他1910年出生在沙石的一个富豪之家,从小父亲就是聘请塾师在家教他“四书五经”,不让他上“新学堂”。“1927年,农民协会蓬勃发展,这一新生事物”把他“父亲的旧脑筋冲洗得一干二净”,于是把他送到离家很远的陶龛学校的乙组补习班学习。
    来到陶龛学校,他父亲开门见山地对罗輈重先生提出两个困难问题:“一是我儿语文可以赶得上班,但其他科目,尤其是数学,更是一窍不通;二是我儿今年虽然17岁了,但从小骄生惯养,未出大门一步,一旦远离家七十多华里,恐怕安心不下,有碍学习。”
    罗輈重听完后,“一跃有起,笑容可掬地紧据着”他“父亲的手说:‘请放心吧!我办学的方法,是学校与家庭相结合,每个小孩到学校里就如在家里一样,不管起居饮食和学习哪个方面,都不会让他感觉丝毫困难。我一定要负责办好的。’”
    60多年后,80多岁的曾秋声写了篇《难忘的母爱》,记忆犹新地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末陶龛学校的“学校家庭化”教育。
 
    1932年1月,湖南省一位姓方的督学,在视察陶龛学校的报告中说:陶龛学校“教员均住校,且兼管训之责,自学时由各教员轮流出席监视,寝时以各级任监护,以故师生大有父兄子弟之概。”
    1941年1月,湖南省教育厅一位姓雷的督学在视导陶龛学校的报告中也说:陶龛“学校对待学生均带家庭意味,以故年龄较小学生亦能住校,并不感觉离家之苦” 。
    1943年5月,一位远在衡阳的李庆元先生投书《陶龛旬报》,说:“陶龛,它虽然不是我的母校,我也不是它的校友”,但“我知它形成了全体师生的家庭”,“近十年来,对它非常钦仰”!
    一位20世纪40年代在陶龛学校求过6年学的江西校友朱纯江在《忆母校二、三事》一文中说:“母校陶龛”,“师生绝大部分都住校。师生们愉快地教学生活在一起,宛如一个大家庭”。
    20世纪40年代,有位名叫彭介夫的陶龛学生临毕业时画了一幅陶龛校舍的画,前面有两株松柏树,上面飘着白云,标题取为“白云亲舍图”,并撰文说:“唐朝时候,有一个忠心正直的宰相,叫狄仁杰。因触怒武则天” 被流放时,曾指着“天际白云”对随从们说那就是他“母亲住的地方”。随从们听了,引起“思亲之感”,“个个流起泪来”。这便成了千古流传的“白云亲舍”的佳话。“现在,我们快要离开母校了。母校实在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怀念的。所以,我们便把‘白云亲舍’四字,冠在我们的校舍图上面。我们出校之后,虽眼睛不能看见母校,但望见天末白云,也好说:我们的亲舍—陶校,是在那白云底下哩”!
 
 
 
 

发布时间:2012/9/28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