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素养教育师资论(之一)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494

 
第二章“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八节 素养教育师资论(之一)
 
 
     素养教育的关键是师资。
    关于师资,1936年罗辀重在“长沙市教育”创刊号发表的长篇大论《师范教育放言》,有着较为详尽系统的论述。后来,他还发表了许多诸如《聘师之条件》、《怎样做教师》等有关师资问题的短篇言论。在有关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人生观和培养、教师的来源和条件,以及教师的管理和评价等各方面,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举措。
    关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罗辀重认为:教师是人民的领导者,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之前途,所负责任重大。
    1943年4月18日,罗辀重在《陶龛旬报》发表《读书人的态度》一文,说:“先觉应负后觉之责任”,“他在社会上应起领导作用”。“先觉”,是指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教师就应该是这样的知识分子。
    1943年7月28日,罗辀重在《陶龛旬报》发表《聘师之条件》一文,明确提出:“乡校教员,系一乡领袖”,“负有矫正社会恶习之责”,如“贻误一乡教育,即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之前途”。
    1948年8月3日,罗辀重在《湘乡民报》发表《划时代的教育》,进一步提出:“大中学校的教师,是青年的公仆;国民小学的教师,是国民或儿童的公仆”。他指出:国家的“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人”;所谓“现代人”,就是“民主人”,学校“如果造不出民主人来”,那么国家“永远不能现代化”;民主的学校,必须有民主的教师,“教师不民主,哪来民主的学校;学校不实施民主,教育怎能培养民主人;社会无民主人,何来民主国” ?
    关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罗辀重不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是把教师与国家政府机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样称作“人民的公仆”,并且指出教师的作用比国家政府机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还要重要,因为他们也要靠教师教育培养出来。一个国家迟迟不能“现代化”,根子在教育,在于没有民主的教师,没有民主的学校,因而没有培养出现代的民主的领导人,“何来民主国”?何来“国家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1/10/4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