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素养教育环境论(之四)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506

 
第二章“素养教育”的思想观点
 
第三节 素养教育环境论(之四)
 
 
    陶龛学校的校园内部的人文环境,在罗辀重1937年发表的《一个乡村小学的写真》中,是这样记述的:“校长、董事统称‘先生’。在全校百多人中,除常常听得有喊‘先生’ 、‘同学’之称谓外,在‘人’中更寻不出什么别的官衔阶级来”;“至于教员与职员之间的一道高墙,师生间的一道高墙,在该校是有史以来就未曾筑过”,;教员与职员对于事务的分掌是“几个有历史关系在学校服务业较久的,当然比新聘来的或无处的,熟悉校情一点,所负的责任就多;同时,他所负的教授责任,却同各教师一样,是平均支配的。至于教师呢,除所担教务之外,彼的仍轮流值日:如晨操指导、清洁指导、周报指导、商店指导、点名、请假,夜中督课等直接与学生有关之事,固不待言;有时关于出纳款项、书写公文表册等事,都本合作而不分工的精神,不分畛域地做。有人疑心这样必致事务纷歧,无人负专责;殊不知凡在该校服务的,人人对事负责,所以事无不举,一洗相互推诿敷衍塞责之弊”;“在该校的所谓‘兼职式’、所谓‘校役式’、所谓‘保姆式’的教员,那种劳苦奔忙的情形(有时真的连吃饭屙屎的时间都腾不出),就不言可喻了。然而偏偏好整以暇,每日下午课后,学生打球队中,着棋丛里,总有所谓‘师’的点缀其间,至到撑渡船、骑脚踏车、弄乐器、踢毽子,更是日中必修课,都包括在‘百忙’之中的”。
    20世纪40年代,罗辀重把陶龛学校的校园内部的人文环境概括为陶龛风。陶龛风,即陶龛的校风。1947年11月8日,《陶龛旬报》曾以《什么是陶龛风》为题,从两个方面总结陶龛的校风:一是处群,包括“喜欢为人 (群)服务”; “遇事肯替他人想”;“大让小,男让女”;“肯帮助任何人”;“有礼貌”;“不乱下批评”等。二是律己,包括“不假做作(诚)”;不扯谎(血性) ”;“不读死书”;“高兴劳动(勤)”;“不随便涕吐”;“不披衣拖鞋”;“不留指甲”等。在此前后,《陶龛旬报》将原来的“校闻”和“一旬校事”专栏改为“陶龛风”专栏,把学校大小事情都纳入了“校风”的范围。
    陶龛风,在陶龛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社会上留下了长远的影响。
    1993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毕业于“白鹭湾完小”的朱文庄,在他的《追崇辀师》的回忆录中说:“那时,辀师已经去世,但‘北有行知,南有陶龛’的声誉尚存”,老师们是“直接聆听过辀师教诲的老校友们”,他们把“辀师的教育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中,间接地影响着我们。其时,老师政治业务水平齐整,个个和蔼可亲,师生亲密无间,校风、学风良好,同学们生龙活虎地欢聚一团,好学上进,遵纪守规。每天早晚校门外渡口边,同学们整齐地排着队,渡工和老师一船一船地接送。下课喝茶,人多则一个一个地接拍;按报名顺序打乒乓球,无人抢先;拍小皮球,从没发生有人霸道”。
    在这样的校园内部人文环境中生长的人,何愁没有良好的后天素质!
 

发布时间:2010/6/16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