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罗辀重素养教育叙论(征求意见稿)1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639

 
罗辀重素养教育叙论
 
第一章 “素养教育”的诞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世界“教育的革命”, 提出了“普及教育”、“终身教育”和“全面发展”的三大目标。经历一个多世纪后,虽然“普及教育”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已基本成为现实,但三大目标的全面实现,仍被人们视为“梦想”。而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在一个局部地区实施“素养教育”,把世界“教育的革命”的三大目标全部变为现实的人,却至今不为更多的人知道。
 
    一、不只是“梦想”,也有现实(上)
    世界上的人类,所处地域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均有所不同。但既同为人类,就必定有共通的地方,教育就是这样。
    古代的世界教育,基本上有三种模式。一是以“科举制” 为特色的古代中国教育;二是以《吠陀经》为基础的古代印度教育;三是以军事体育为中心的古代希腊教育。而这三大模式的教育虽各具特色,却有着共同的标准:第一,只有部分人能够享受教育;第二,基本上都是独裁式的,死记硬背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世界近现代“教育的革命”也有着共同目标。
    世界近现代教育的革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这场革命首先以“新学校运动” (也称“新教育运动” )的形式在欧洲兴起。1889年,英国雷迪首创阿伯茨霍尔姆新学校,提出将上层社会儿童培养成智力、能力、体力、手工技巧和敏捷性均得到发展的完美新人,主张学校应该是一个真实的、实际的,儿童能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小世界,学校教学工作须与实际生活结合,学生智慧的发展须与体力的发展相结合。1898年,法国的德莫林,又仿照雷迪开办罗什学校,突破法国古典教育传统,在学校开办工场作业,使学校充满快乐自由的空气。与此同时或稍后,德国人利茨,瑞士菲利耶尔等都开办了同类型学校。新学校遍布欧洲各国,形成为广泛的新学校运动。
    1912年,国际新学校事务局在瑞士成立,成为各国新学校互相联络的中心。1914年,新学校传入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学校几乎遍布全世界,涌现了杜威等一大批现代教育家。在德国,企业家依米尔默特(Emil Molt)邀请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的研究成果,于1919年在斯图伽达(Stuttgart),为他的香烟厂工人的子弟办一所学校,并以工厂的名字 Waldorf Astoria命名为Freie Waldorf Schule(德语华德福)。在中国,则有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罗辀重主办陶龛学校等。
    这场以新学校运动为形式的世界“教育的革命”, 已经进行了100余年,实践经验和理论原则不可谓不丰富。1915年,瑞士菲利耶尔就总结出30条,其中包括学校应有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与设施;要注重学生生活、学习的自治制度;要注重体育和培养学生智力,并发展儿童内心道德;要设置发展学生双手能力的手工劳动课程,等等。1919年创立华德福学校教育,配合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阶段性针对意识来设置教学内容,让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迎合和发展。1921年,法国的加布雷市成立新教育联谊会,次年正式颁布章程,提出了新教育的七项原则:增进儿童的内在精神力量;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让儿童的天赋自由施展;鼓励儿童自治;培养儿童为社会服务的合作精神;发展男女儿童教育间的协作;要求儿童尊重他人与民族,保持个人尊重。这个章程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式变化而不断修订。1932年,联谊会章程突出通过教育改良社会的要求,提出教育要使儿童领会当时社会经济的复杂性。1942年,联谊会又通过《儿童宪章》,突出所有各阶层儿童应平等享受义务教育,以符合世界性普及教育的要求。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
   这些“教育的革命” 的理论原则,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家那里有不同的说法和做法,但他们的目标主张是大体相同的:第一,主张所有的儿童都应受到教育,这是人的权利(普及教育);第二,主张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终身教育);第三,要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
    然而,100余年来,世界教育界一直未发现有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很好地实现这些主张,以致1998年上海三联书店在再版《学习的革命》一书时,说:《学习的革命》是每一个人迈向21世纪的“护照” “教育的革命” 却还是我们的“梦想”
 
 
 

发布时间:2009/8/16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