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佘氏通志编撰>>佘氏起源

土家族与佘氏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662

 
 
土家族与佘氏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毕基卡”),意为本地人。他们称与其相邻的苗族为“白卡”、汉族为“帕卡”。“土家”是汉族对他们的称谓,是汉族进入后逐步形成的与“客家”相对应的称谓。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恩施地区和四川省东部地区。宋代以后,土家族人被称为“土丁”、“土民”和“土人”,清代开始用“土家”名称。但一直未被承认为单一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1月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发文承认其为单一民族,正式定名为“土家族”,随即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后还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江等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90年人口普查,土家族人口为570.422万。
    土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少在2000多年前就已形成。其来源说法不一。有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有说是土著先民的后裔;也有说是贵州乌蛮的一支。但土家族人关于其民族图腾的传说,却说他们是我们佘氏的血脉。
    土家族人的图腾有一种是猛禽--苍鹰。土家族世世代代有着不打鹰的习俗,并流传着关于“鹰氏公公”与“佘氏婆婆”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的黔中地区,有两个部落拼杀。其中佘氏一方的人被杀光了,只逃出一个18岁的姑娘佘香香。她逃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没有人烟的深山老林,躲进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大岩洞。追兵们进不了洞,只好退走。临走时,他们用“饿马摇铃”(把一匹马拴在石柱上,马饿得摇头摆尾,脖子上的铜铃就不停地叮噹作响)和“悬羊击鼓”(放一面皮鼓在石头上,鼓上用绳子吊只活羊,羊的两个后脚挨着鼓皮。羊不停地踏动双脚,鼓声不息)迷惑洞中之人。
    佘香香在洞里还真以为追兵没走,不敢出去,便在洞中摸索。她摸到了一只金盆,便坐在盆里,通过阴河到了另一个悬崖洞口。她以为到了绝境,但一只苍鹰把她驮下了悬崖,降落在一块平地上。她又饥又渴时,一只觅食的锦鸡刨出了一个坑窝,冒出了一股泉水。她饱喝了一通后,想找条生路。只见四周都是崇山峻岭,陡壁悬崖,无路可走,于是就此落脚。不久,苍鹰又给她送来了包谷粑粑和各种蔬菜、粮食种子,还有一把镢头。她便从此在苍鹰的守护下以劳作为生。
    一天晚上,香香梦见两只斑鸠大的小鹰,一头撞进她的怀里。后来,她便生下了一男一女。她就给男孩取名为天飞,是弟弟;给女儿取名为芝兰,是姐姐。她又指着锦鸡刨出的绿莹潭说:“你们就姓谭吧!”
天飞和芝兰长大后,香香和苍鹰相继死去。他们把把母亲安葬在绿莹潭的北边,并根据母亲临死前的嘱咐,把苍鹰安葬在绿莹潭的南边。后来,两姐弟通过“各点一支香,两股烟连成了桥”、“各推一扇磨,两扇磨合为了一副磨”和“两人背对背绕着山转,结果又碰了面”的“天意”测试后,结成夫妻。
    后来,天飞和芝兰 “所生八子,座落八坪”,形成为土家族的八大支系。他们尊佘香香为“佘氏婆婆”,尊苍鹰为“鹰氏公公”,尊天飞为谭氏始祖。而当时佘香香逃生的洞口则被土家人称之为“天河”,就是今天安顺的天河潭。湖北《巴东县志》记载:境内清太坪镇有“佘氏婆婆墓”。
    土家族“佘氏婆婆”的传说,说明佘氏起源很早,至少在土家族形成以前很久就有佘氏了。
 
 
 

发布时间:2008/9/28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