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热点网
人生精彩不精彩,过得开心不开心,多半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快 乐 人 生
文/陈光岳
寻求快乐,这应该是所有人,至少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生活需要快乐,人生需要快乐。但是,“快乐”两字写起来容易,要得到,却并非易事。
如何才能拥有快乐人生,一位普通历史教师的选择给了我触动灵魂的启发。
这位历史教师叫佘国纲,湖南娄底人。他在奉命编撰《娄底地区志》教育篇时,发现湘中的教育渊远流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潜在价值,于是,他着手修一部地方教育专志。历时4年,洋洋洒洒120多万字的《湘中教育志》编好了,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经费支持,如是,他四处募捐决定自费出版,一年后,新中国第一部公开发行的私撰地方教育专志问世。
《湘中教育志》出版后,许多人认为,佘国纲50岁的人了,这么多年殚精竭虑出了个大部头也该满足,可以休息休息了。可谁知,在佘国纲心里一个新的计划又开始萌芽了,那就是大力宣传他编志时发现的湘中“教育之神”——罗辀重。
历尽艰难,一年后,《罗辀重文集》一书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免费出版。随即,他的新作《教育之神罗辀重》也隆重出版。佘国纲在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罗辀重基础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一文,在第六届国际华文教育论坛暨华人教育家成就颁奖大会上获得特等奖。此后几年,他利用《湘中教育志》、《罗辀重文集》、《教育之神罗辀重》等书与人换地方志,硬是凭真诚和执着建起了湖南规模最大地方史志收藏馆——端阳史志馆:现有图书3万多册,固定资产达十多万元。
然而,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最终想建的新馆舍不是一般的楼阁,也不是普通的图书馆,而是一座理性文化的殿堂。他要邀请一万以上的有识之士共同参与此事,他为此殿堂拟名为万星楼。这一想法,起缘于佘国纲对现实文化的批判性研究,是针对近几年来实用文化的迅猛发展几乎淹没了理性文化的现实而作出的大胆决定。
佘国纲设想中的万星楼占地5亩左右,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在1000万元左右。他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们可能当废品处理的珍贵图书收拢来,把人们愿意用于造福世人和后人,而又觉得滴水难成流,或找不到合适项目的资金吸拢来,把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激发出来,集天下之力,聚华夏之才,创淳世之业,铸造一座理性文化殿堂,使之成为中华文化典籍的收藏展示中心、研究宣传中心、讲学论辩中心和中华文化遗产、资金的捐赠接收中心,成为世界文比领域的奇观!万星楼将实行理事会义务管理制度,以血性为馆训,笃信笃行、诚信、责任和民主,使之成为永久性的民间公益文化事业机构……
这也许是梦,但佘国纲相信,这是一个可以成为现实的梦。“人间恒有真情在,万星楼这一理性文化殿堂的本身就具有足够的能力吸引有志之士。”佘国纲对他的事业充满了信心,他说:“1968年,美国一位名叫罗伯·舒乐的博士,立志花700万美元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当时一分钱也没有,全靠一点一滴义捐筹集,12年后终于如愿以偿。”佘国纲相信:“万星楼最迟12年也能如愿以偿。”
佘国纲干的几件事,件件工程浩大,令人咋舌,然而,他都办成功了。在别人眼里,他到处碰壁,一定是身心诸疲,然而,他的回答则恰恰相反:“我觉得快乐无比,我在奋斗的痛苦中生命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升华,日子过得很快乐!”当记者问他:什么是快乐的人生?佘国纲的答案是:要活得像个人样!所谓人样,他的解释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要从事自己喜欢而又有益于他人(至少不妨碍他人)的活动。这就是人样,这就是快乐的人生。”他认为,快乐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只是一种伴生物,只能产生在人的生活、活动中。人一生的生活、活动,就是说话和做事,快乐就存在于说话、做事之中。快乐的人,并非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而是他心中总是充满希望,并总是在为之奋斗(说和做),他没有时间去烦恼和痛苦,烦恼和痛苦也总会自我解脱;快乐的人,也并非没有个性、没有脾气,而是他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光明磊落,心地坦然。
人生最难受、最痛苦的,莫过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做,或者要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生活中,常常有些事情使人觉得别无选择而感到痛苦,就如武打小说中常有的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其实,我们之所以痛苦,并不是别无选择,而是我们在违心地选择、无奈地选择。如果我们坚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我们就会摆脱痛苦,就会发现:生活仍然很美好。
当然,自己想说的话,不—定没有错话;自己想做的事,也不一定没有错事。但只要你在说的时候、做的时候,觉得自己想说、想做,而又有益于他人(至少不会妨碍他人),那么你就是快乐的;当你发现自己说错了、做错了的时候,能改正的,你就会乐意去改正,无法改正的,你也获得了经验和教训:你,一生无怨无悔。
怎样的人生才快乐?关键在于以下三条。
第一条,要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法国作家拉伯雷说得好:“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有了乐观的人生态度,生活就多了些弹性和韧性,就会充满着希望。你没有办法阻止—件事情的发生,但你不必烦恼,你可以从中得到教训;别人对你冤枉、对你不公正,你也不必忧虑,你可以解释,也可以发掘其中种种虚伪可笑之处;别人对你阿谀奉承,你也不会忘乎所以,因为你自己心中有数,你能够宠辱不惊;别人对你做的好事不领情、不感恩,甚至恩将仇报,你也会毫无怨言,因为你原本就没有期盼他人的感恩,你知道自己付出的本身就是在享受一种施与的快乐。
人们常把出身贫穷、遭遇厄运当作痛苦,但只要你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对生活充满希望,不甘于贫穷,不惧怕厄运,并为改变贫穷、摆脱厄运而奋斗,快乐就会伴随着奋斗而产生。有个寓言,说的是一个国王,他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后来他听说只要穿上最快乐的人的衬衫,自己就会快乐,于是派人到处寻找。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个最快乐的人。然而,这个最快乐的人是一个农夫,他家里很穷,连衬衫都买不起。
这绝不是说只有贫穷才有快乐,富有者就不会有快乐。快乐的人生并不在于财富的多与少。有句话叫“金钱是万恶之源”,据说是引自《圣经》。其实,《圣经》上的这句话,我们理解为“贪财是万恶之源”可能更恰当。金钱、财富本身没有什么过错,过错在于人的贪吝。如果你的金钱和财富来路不正,如果你成天想着如何昧着良心去赚更多的金钱和财富,或者想着如何保护那些来路不正的金钱和财富,那么,你只能整天生活在紧张和痛苦之中;如果你是靠自己辛勤劳动获取金钱、财富,同时也帮助别人获取金钱、财富,并不断将手中的金钱、财富利已利人,不断换取自由、幸福和健康,你就不断有快乐。
以前,有不少人忌谈金钱,鄙视金钱,信奉儒家所说的“君子言义不言利”;如今,又有不少人则“一切向钱看”,甘当金钱的奴隶;这都是对金钱缺乏完整的认识所致。其实,儒家“重义”,但并不“轻利”。其创始人孔子就主张“善人”、“仁人”和“好礼之人”都应该富有。他认为弟子颜渊是个“好礼之人”,就希望颜渊发家致富,还表示自己愿意为其主管财富,说:“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当今社会上广泛流传一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其实,当今有钱的男人中也不乏孔子所说的“善人”、“仁人”和“好礼之人”。
第二条,要有合适的人生目标。何谓合适的人生目标?一是目标要利人利已;二是目标要定得现实些。只要你树立了一个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快乐就会始终伴随着你。人生要有目标,但目标要利人利已。快乐的人总是利人又利已的。即使是那些做善事、好事,不求回报的人,实际上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已经“得利”,那就是获得了灵魂的安慰和满足,获得了别人高兴自己快乐的好心情。教育之神罗辀重认为:真正的“乐”,就是“独乐不如众乐”,“要谋集团的快乐”;“不要因谋自己的快乐,而使别人苦恼,使别人哭垃”。有的人成天沉浸于打牌、赌博和醉生梦死的生活,有的还称之为“寻求快活”,其实是自欺欺人。正如罗辀重所说:“含有赌博性质的游戏,目的不在乐,而在谋财,打人家的主意”;“醉生梦死的生活,目的不是乐,而是麻醉神经,断丧身体,是一种消极的自杀。”
人生要有目标,但目标要定得现实些。快乐的人往往比不快乐的人现实得多。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如果一个不是当将军料的士兵成天想着要当将军的话,恐怕他—辈子也难得有快乐。清代名臣曾国藩一心想成为“圣贤”,他要求自己立志、居敬、主静、谨言、有恒,并用日记来进行自我监督,如有违犯,就在当天日记中记下,并对此痛加责备,甚至不惜在日记中咒骂自己。他一生活得好累!到死还在责备自己:“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诚然,世界上的人,有伟人、凡人、庸人之分。然而,能够成为“伟人”的人,总是少数,总是屈指可数;而那种一生毫无理想、毫无追求,每天无所用心、无所事事,一辈子碌碌无为的庸人,也永远不会很多;世上最多的是凡人,他们一生中可能没有大起大落、一波三折,没有轰轰烈烈、丰功伟绩,但他们有着切合实际的理想和追求,他们活得很充实,很快乐。
人生下来都是凡人,但如果自甘平凡,一辈于都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任何人生奋斗的勇气,没有任何改变生活现状的企求,每天幻想天上掉金元宝、掉馅饼,那就会由凡人变成为庸人。这种平庸的人生,多的是空虚和无聊,少的恐怕就是快乐。但如果—开始就把自已的人生目标定位于要成为伟人、成为明星,如果他能够坚持奋斗到底的话,他的人生也许会不平凡,但他的人生不—定就能快乐,很可能像曾国藩—样,活得好累好累;只有那些立足于平凡而又不自甘平凡的人,他们不断地给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并靠自己的优势和奋斗加以实现,他们就不断地有成就感、快乐感,也许他们的某个目标未能实现,但他们为此努力过、奋斗过,他们的快乐始终存在于努力和奋斗之中,这种立足于平凡而又不甘平凡的人,不但会有着快乐的人生,有的还可能无心插柳柳成荫,由凡人而成为伟人。
第三条,要有善良人性的素养。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人的本性。自古以来,人们就为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争论不休。其实,“人是自利的。”这与千百年来流传的—句俗语“人不为已,大诛地灭”是一个意思。人,天生就有七情人欲,都想吃饱穿暖,都想实现个人的利益,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说,这“自利”、“为已”就是人的先天的本性,那么这先天的本性是无善恶之分的。人性之所以有善恶,那是在后天,在生下来之后,在教育环境中养成的。因为人是高级动物,他只有“理性”,具有“自我认知的能力和自我选择的权利”。人在后天中,如何“为已?”怎样“自利”?用什么办法、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手段来达到“为已”、“自利”的日的?这是人能够并且应该认知的,也是人能够并且应该选择的。由于这种认知、这种选择,人性才有了善恶之分。我们说,“说自已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从事一切自己喜欢而又有益于他人(至少不妨碍他人)的活动”,就是快乐的人生。这种快乐的人生,实际上就是自由的人生,然而,自由从来就有两种。
一种是捐人利已的,或捐人不利已的,为所欲为的自由。这是一种堕落的自由,它忍受不了任何规章制度。实行这种自由,其结果只能是堕落。这种堕落的自由,动物和人均可享受,然而,人是社会的人,而堕落则为社会所不包、为他人所不容,又会给自己的良心以不安。这种堕落自由的人生,也就是“为恶”的人生,自然不会是快乐的人生。完全堕落的人,难以“恶人”、“坏人”名之,而只能斥之为:“不是人!”
另一种是利人利己的,至少是不损害他人、不妨碍他人的,有所不为的自由。这是一种奋进的自由。它遵守和支持一切公正的规章制度。实行这种自由,其结果必然使人奋进。这种奋进的自由,则为人类之所独有,因为只有人的“理性”能够“认知”和“选择”这种“奋进”。而奋进既为社会之所包、为他人之所容,又给自己的良心以安慰。这种奋进自由的人生,也就是“为善”的人生, 自然也是快乐的人生。完美奋进的人,是“善人”、“好人”中的精英,被誊之为“圣人”。做十全十美的“圣人”难,但做个一般的“善人”、“好人”,一个真正的人是应该并且能够认知、选择和不难做到的。只要我们平素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善良人性的修养,我们就能赢得奋进的自由,避免堕落的自由,获得快乐的人生:
—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素,我们自己不愿意看到、听到和承受的,就不要让别人看到、听到和承受;我们要宽容、大度,“仇必和而解”,不要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不要“怨怨相报”,不要让自己的存在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但这并不是对别人“堕落”的言行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而是以自己的行动去潜移默化感化人。汉末蔡文姬就以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以及宽容和大度,制止了曹操多次恶行,化解了匈奴的内乱和匈汉的纷争。
二是“已所欲,匆强加于人”。西方基督教提倡:“己所欲,施于人。”我们东方儒家思想也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平素,我们自己愿意看到、听到和享受的,一般说来也应该、也可以让别人看到、听到和享受;但“罗卜白菜,各有所爱”,生活中,人各有所喜、各有所爱的事多的是,我们不能把自己所爱、所喜强加给别人,而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三是“已欲立立人,已欲达达人”。我们自己想要站得住、立得稳,同时也就要让别人站得住、立得稳; 自己想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让别人事事行得通:别人的痛苦,我们要关怀,至少不能幸灾乐祸; 自己的发展,也要有利于别人的发展,至少不能妨碍别人的发展。而且,这种平素的修养不光是对人类,对自然也要这样。因为人,不仅是社会人,同时也是自然人。如果人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那么人类的和谐共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快乐是一种心智的主控状态。人生精彩不精彩,过得开心不开心,多半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一个快乐或是不快乐的人,一个生活精彩或是不精彩的人,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常常只是思想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要比环境的优劣与否更关键性地主宰着他的一生。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涟钢奶牛山704栋3单元605号 417000陈光岳
电话:13973813662 e-mail:ldcgy@netease.com或ldcgy888@163.com
作者简介:陈光岳,笔名文宇,湖南省作协会员。曾任《娄底日报》、《娄底晚报》编辑、记者,现为《教师报》、《就业时报》、《湖南科技报》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