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娄底精神的精华 -----访特级教师佘国纲
本报记者阳二荣
佘国纲1944年出生于邵东县,地区教科所历史教研员,湖南省特级教师,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罗辀重教育思想研究》主编。著有《娄底历史》、《湘中教育志》)、《教育之神罗辀重》)、(基础教育的灯塔——陶龛)。主编《罗辀重文集》,入选《世界名人录》。
记者:我记得前两年讨论“娄底精神”时,您写过一篇《血性—湘中娄底的旗帜》的文章,我很欣赏您的观点。“血性”精神是半个世纪以前,我们娄底一位伟大爱国教育家罗辀重先生大力提倡的。最近,娄底青年杨卓辉在深圳打工,勇斗歹徒,光荣牺牲。我认为,杨卓辉的荚雄事迹集中体现了罗辀重所倡导的“血性”精神。您是研究罗辀重的专家,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
佘国纲:您的理解是对的。杨卓辉的“英雄精神”是什么?就是“血性”精神。血性,是湘中娄底的一面旗帜。罗辀重是半个世纪前树立这面旗帜的娄底人;杨卓辉则是当今高举这面旗帜的娄底人;他们都是娄底人民的骄傲!
记者:“血性”,可不可以理解为“该出手时就出手”?
佘国纲:这样理解有一定的道理。罗辀重倡导的“血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律己要“诚实”,二是待人要“为他不为己”。杨卓辉牺牲前不久,我在自己主办的《罗辀重教育思想研究》刊物上,发表了五十多年前罗辀重写的《不敢做好人》一文。这篇文章淋漓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大家怕得罪坏人”、“不敢做好人”的现象,大声呼吁:“世界不能永远让坏人笼罩着、把握着”,要“见义恐后,当仁不让!不要因前人受到危险而退缩不前,要用社会制裁力量压倒坏人。我压不倒时,你来;你压不倒时,他来。全不灰心,屡扑屡起,屡败屡战”。杨卓辉自然没有看到过罗辀重的这篇文章,但他面对坏人,“该出手就出手”的“见义勇为”的壮举,正是罗重五十多年前倡导的。
记者:杨卓辉没见过罗辀重,也没有读过罗辀重的文章,却具有罗辀重所倡导的“血性”精神。这是不是说,我们娄底这块热土具有这种思想文化环境,对一代又一代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佘国纲:是的。我曾经说过,湘中娄底的历史是—部血性的历史;湘中娄底的人民是有“血性”的人!古代,这里人民反封建斗争此伏彼起。明代元溪农民起义持续80年之久,天王寺农民起义亦震撼三湘。近代以来,重签中《俄伊犁条约》的“虎口索食”的外交家曾纪泽,警世疾呼的民主革命家陈天华,辛亥革命光复军总司令李燮和,敢与封建礼教决裂的奇女子葛健豪,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蔡和森,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等杰出湘中娄底人物,无一不是以热血结晶其伟大人格。就连清初“烧车御史”谢振定,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和清末驻藏左参赞罗申田等湘中娄底籍封建官僚,也多少有点“血性”气概!
记者:杨卓辉见义勇为的壮举,使娄底人民的精神大为振奋。现在,不但在娄底、深圳、湖南,甚至在全国,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不是说明:当前,我们的社会太缺乏“血性”精神了?
佘国纲:我想改两个字,不用“太缺乏”,而用太“需要”。20世纪初,罗辀重倡导“血性”精神,是觉得当时“社会上的人心,实在太浇薄,太不血性了”。现在到了20世纪末期,应该说是有所进步的。罗辀重对“血性”精神有过解释,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真诚”。
记者:我想起邓小平说的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这种失误,我觉得主要还是思想教育问题。我们的思想教育常常是应时教育,没有历史感,不是一种完全人格的教育。而这种应时教育采取的措施又往往是空洞的说教,难以达到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目的。您能不能谈谈罗辀重在这方面是怎么看和怎么做的?
佘国纲:罗辀重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许多看法和做法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继承和发展。他在陶龛学校实施的“德育”,不是一种“应时教育”,而是—种“素养教育”。他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古人的所谓“节操”,是要“经过长期的素养的,决非一朝一夕所能企及的”。他在实施道德“素养”教育中,力戒空洞的“说教”,而是“尽量地与儿童共生活”,“就儿童的偶发事件”,“加以亲切的指导”。他特别重视创造一种环境,即有美好的校园风气、优良的社会风气以及良好的家庭风气的环境。从你们的有关报道中,我深深地感到,杨卓辉在深圳的英雄壮举,,决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期“素养”的结果。乡亲们回忆杨卓辉,谈到他以前就有不少舍己为人的事迹。
记者:我觉得我们在思想教育方面之所以不是很成功,除了方法呆板、空洞、说教气太足外,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忽视乃至误解,“文革”中作为“四旧”遭到彻底否定,至今令人心有余悸。近年来,人们把“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这路子总算走对了。
佘国纲:事情真巧。几天前西安市一位老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得知我在研究罗辀重的教育改革思想,专为一个“孝”字给我写来一首打油诗。他写道:“‘文’加‘孝’,合为‘教’,‘文’不加‘孝’难为,‘教’!莫怪娃娃不听话,只缘教育开除‘孝’。实为‘文’育认分数,学生自幼无礼貌。若问教育咋改革,开除的‘孝’字当返校。”这首打油诗透露的教育改革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偏颇的,但它对当前教育的弊病,特别是思想教育中的弊病是一针见血的。只要我们剔除“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筹封建糟粕,“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应该理直气壮地登上我们今天教育的讲台。一个人如果连父母也不孝敬,很难想象他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内容,如“勇”、“信”、“义”等,只要去掉封建糟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是大有帮助的。
记者:其实,建设精神文明归根到底还是要发展经济。人民富裕了,社会稳定了,人的精神状态才会健康文明。西方发达国家文明程度高,也并非以前学了我们的传统美德。
佘国纲:确实。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依靠,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西方国家现在正反过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嘛!
1998年4月28日《娄底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