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动态

被遗忘的白鹭湾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395

 
被遗忘的白鹭湾
 
    离娄底十多公里的白鹭湾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风景也确实不错。一湾碧水环抱,四周青山叠翠,尤其到了夏日,波光粼粼,白鹭翩飞,渔舟唱晚,桨声里你会感叹当年那位 罗老 先生把陶龛学校定在这里真是颇有眼光。
    这位罗老先生便是享有“教育之神”称誉的罗輈重的祖父罗信南,晚清时也曾随曾国藩筹办湘军,转战江西,叱咤一时。咸丰三年归家奉母,迁居涟水之滨的白道庵,因喜爱陶渊明,晚年自号 陶龛 居士。他见居处附近有一小洲,将涟水一分为二,便根据前人诗句“二水中分白鹭洲,”将居地一带取名为白鹭湾,并赋诗道:“白鹭湾头白鹭飞,一溪清水照毛衣。自吾与子交如水,寂寞溪堂甘息机。”
    不过真正让陶龛学校大放异彩的却是他的孙子罗輈重,1912年罗輈重由西北归乡,接办学事,改学堂为学校,任校长。1915年罗只身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1920年学成归国,他谢绝了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和国会议员的头衔,回到了湘中的白鹭湾这个偏僻小村,主持山村小学———陶龛学校,致力于平民教育。从此他改变了罗氏家族办学仅为义举的初衷,走上了当时中国少有的素质教育之路,这在现在看来仍是相当先进的
    倘佯在白鹭湾,耳闻学生朗朗读书声,人们当深深感到 罗輈重 先生的非凡与伟大。似乎觉得这里的寂静与 罗輈重 先生的伟大事也极不相符。这里不应该如此寂寞,这里应该成为教育界的圣殿,来到这里,人们不能不心底升起一种深深的敬意。
    罗輈重一生埋首乡村,他把家产全部变成了校产,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改革乡村教育改变乡村面貌的实验。他的改革坚持了整整三十年,直到他离开人世。其改革的核心举措直到他逝世半个世纪后才开始在全国全面实施,这就是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全面素质教育。他的这种改革,使陶龛学校学风蔚变,享有“被行知,南陶龛”的盛誉,“影响所及,乡邑习俗,为之转移。”
    罗輈重的非凡还在于他远大的教育眼光,他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真正做到“群,德,体,智。美。”五育并重的人,他的“无分数教学”长期坚持,效果显著。联想今天许多学校盛行考分至上,不能不让人慨叹 罗 先生的眼光和胸略。要知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些教育改革家还在摸索实验“无分数教学”,罗輈重早在三十年代已成功地全面实施过。遗憾的是,在中外教育史上至今不见他的名字,也没有他的思想与事迹记载,即使做为湘中人,也没有多少人知道罗輈重的名字和事迹,就像静静的白鹭湾被人遗忘在哪一湾碧水之间。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清高孤傲,尤其是在他们感到苦闷彷徨时,他们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往往选择了逃避,因此孟浩然叹道:“惶惶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陶渊明干脆说:“田园将芜胡不归?”崇拜陶渊明的罗信南老先生于是回到了乡间山林,选择了逃避,而他的孙子罗輈重却在国难当头时,潜身乡野,眼光却自积极探索,投向了广阔的社会。他少了几分祖父的儒雅悠闲,多了几分慷慨悲壮。面对日军侵华,国土沦丧,他提出了著名的“血性”校训,他说:“在平时固然需要训练大众的血性,在战时尤其需要血性。”在他的带领下,陶龛师生冒着风雪百里劳军,顶着烈日集体从军。罗輈重除了本人带领数十名师生参军外,还把长子长女送上了抗日前线,并让四女乔装乞丐深入敌后。
    今天来到陶龛学校,人们仍然能看到校门口悬挂着“血性”两个大字,似乎仍然嗅到当年抗战的硝烟,看到罗輈重带领师生投笔从戎的英姿勃发。只是数十年弹指一挥间,校园已改,物是人非,风景依旧,而斯人安在?
    去陶龛学校要乘渡船,在河上拉一根长绳悠悠荡过去,颇有点沈从文笔下边城的意趣。老艄公六十多了,在这里摆渡了三十年,也即将退休。也许白鹭湾真的就要安静寂寞下来了。正如罗信南老先生说的那样:自吾与子交如水,寂寞溪堂甘息机。然而,我们就应该遗忘吗?
 
 
 
 
 

发布时间:2008/10/9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