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中心训练月(之八)2013.4.10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517

 
第三章 “素养教育”的制度举措
 
第五节  中心训练月(之八)
 
    罗辀重在陶龛学校实施的“公民训练”中,特别重视的是“民主”的训练。
    1948年8月3日,罗辀重在《湘乡民报》发表“划时代的教育”一文,专门谈学校的“民主修养”,也就是“民主训练”的问题。
    罗辀重认为:民主不只是“一个政府形式”,更主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人民没有民主的生活方式”,即使有个“民主政府的形式”,“何来真正的民主?”
     罗辀重指出:“民主的生活方式”,既是“一种生活—民主生活”,也是“一种态度—民主态度”。这种“民主的生活方式”是要“修养”的;我们要当“公民”,要当“现代人”,也就是要做“民主人”,“就得把民主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上,来学习民主的态度,实践民主的作风”。
    罗辀重还指出:“民主人”的培养,必须“靠各级学校实施民主的教育”。他说:“中国为什么到今日还缺少‘民主人’呢?就是因为今日以前的教育是士大夫教育,是教人升官发财的教育,是奴化教育,是为统治阶级造就工具的教育”,“这些教育是‘反民主’的教育”。
    罗辀重对中国国情有深刻认识和反省,又曾受到美国以及世界各国实行民主制度的启发。他特别强调:“民主教育的重心,在教师”,中国学校的教师“当日所受的教育,是‘反民主’的,今日自己当了教师,自然是因袭从前的”,如果这样“积习相沿,遗传下去”,“中国将永远造不出‘民主人’来,永远不能民主,永远落伍,永远不能现代化”。所以,陶龛学校的“民主”训练,首先就是使教师“先有民主的态度”,那就是教师必须放下“从前”的“身份”,认识自己“现在的身份”。从前,“不事生产的所谓‘读书人’(士),又名知识分子,也叫长衫阶级,包括教师在内,有一显著的毛病:即身份放不下来,耻与老百姓为伍;又以师道尊严,生怕失去了‘师格’,于是总要摆出一副架子来”; 现在,“世界变了”,“一切公教人员,自大总统以至乡保甲长,全是公众的仆人(公仆)”,“大中学校的教师,是青年的公仆”,“国民小学的教师是国民或儿童的公仆”,这些“公仆”,只能听命于众,受公众指挥,“以前高高在上者,今日是低低在下了”。
    教师们有了以上的认识,才能有“向青年学习,向儿童学习,向老百姓学习”的民主态度,才会“肯拜人民与小孩为老师,才能把自己造成民主的教师”,从而使“打骂‘主人’,体罚‘主人’,使弟子服其劳等不合理的教育方式自然绝迹”。
    教师们有了“民主的态度”,还要有“民主”的行动,那就是“给学生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二解放他的双手,三解放他的眼睛,四解放他的嘴巴,五解放他的空间,解放他的时间”。
    有了这样的“民主教师”的学校,才算得上是“民主学校”,才可能造就“民主人”。

发布时间:2013/4/10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