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教育之人研究>>研究文选

让人人拥有美好人生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773

 
让人人拥有美好人生
 
重素养教育的目的
 
    世人做任何事都有一个目的。在中国,封建帝王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利用科举制教育培养封建统治人才;民国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利用新的学校教育,标称培养现代化的“社会能人”;中国人民共和国时代教育的目的,是进行教育改革,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而罗輈重所探索和实践的素养教育的目的,则是“让人人拥有美好人生”。
    由于本人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我连陶龛校友于1946年编纂的在江西出版的“罗輈重教育言论集之一”的《老青集》都尚未找到。“让人人拥有美好的人生”的教育目的论,目前还不能证实是罗輈重的原话,而是我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罗輈重的教育言论和实践总结出来的。不过,“小学教育的目的,是给人生一最好的开始”,这是罗輈重的原话,千真万确。而且他也讲过教育要贯穿人的“终生”。人生有了“美好的开始”,接着是“美好的继续”,最后是“美好的结束”,岂不是“美好的人生”。我想,我用“让人人拥有美好的人生”做为他素养教育的目的论,他在九泉之下如有知的话,一定会认可的。
    无须讳言,罗輈重素养教育的目的论是不讲阶级性的,他讲的不是“为少数人”,也不是“为多数人”,而是“为人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罗輈重主持的陶龛学校,学生不分男女、贫富和智贤愚不肖,教师也不分男女、党派和阶级。那时,在陶龛学校,国民党是公开的,共产党是地下的,但在罗輈重的心里都清清楚楚。有位在该校任教的地下党员李品珍,对罗輈重非常佩服,但却对其不讲阶级性很是遗憾。1937年,这位共产党员公开发表《罗輈重论》,肯定地说罗輈重“伟大”,但对罗輈重提倡血性,不讲阶级性,很不认同,他认为:“罗先生的功绩是在教育方法的实验,而不在其倡血性主义一点上,在这一点上,不单是非功臣,实乃罪人;血性主义的毒菌把他自己努力的成果毒杀了。”
    其实,在我看来,正因为罗輈重具有血性主义,才使他的素养教育的实践能坚持数十年,并取得辉煌的成功,而不是像陶行知等一样,搞一项实验,办一所学校,都是昙花一现。也许“他自己努力的成果”,因其“血性主义”而一度被“毒杀”,但血性主义的光辉只是暂时地被掩盖,总有一天会重现光芒。
    罗輈重追求的“人人拥有的美好人生”,就是人人都能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人人都有吃有穿、有说有笑、有工作有尊严,和谐共处,快乐一生。这种的美好人生必须靠平素的修养,这种平素的修养必须靠教育得来。素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此。基于这样的目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不应去“为文凭”争过独木桥,也不应去“为分数”“争会考之优胜”,更不应去为“文理分科”而争吵不休。学人文也好,学理工也好,都是为了“美好人生”。美好人生的素养,必须是“群、德、体、智、美”五育并重,没有学理工的不懂人文,也没有学人文不通理工。不是学人文的就为当公务员,也不是学理工的就为当科学家,只要能发挥自己潜能、符合自己的特长的事,或者虽然不是自己的特长、自己也喜欢干的事,做什么工作都有美好的人生。
    罗輈重一生主要从事小学教育。为给孩子们“人生一最好的开始”,他主办陶龛学校,对学校附近的孩子,只要已达学龄,通通接收入学;他为孩子们创造了“画的环境”,让孩子们过着“诗的生活”;孩子们“自由地生长在”陶龛这个“乐园之中”,开始了自己“美好的人生”。1939年到1943年,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谭云山把他的两个孩子谭中和谭正留在国内陶龛学校。2008年5月18日,譚中教授在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贵宾室接受采访时,谈到在陶龛学校的那段历史。他说,陶龛学校那段历史补偿了他失去天伦之乐的苦楚,使他逐渐健康成长,没有潦倒、没有堕落、没有偏离正常发展。
    罗輈重在主办陶龛学校的同时,还开办夜校,扫除当地文盲,并创办中学实验班。他的扫除文盲,不光是扫除“文字盲”,更重要的是扫除“政治盲、经济盲、社会盲、卫生盲、自卫盲”和“见理不明,患着瞀病的理盲”;他的中学实验班,旨在就业准备。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陶龛学校所在的白鹭湾一带受陶龛影响,“乡邑风俗,为之转移”。那时,这里没有文盲,没有歪风邪气,经济发达,一派繁荣景象。凡当时在白鹭湾生活过或者到过这里现在的还健在的人,无不对当时的白鹭湾津津乐道,有的甚至称之为“人间天堂”。
    19世纪未20世纪初开始的世界各地的“教育革命”,有着三大共同的目标:一是所有的儿童都应受到教育;二是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三是教育要使人全面发展。时至21世纪,这三个目标,特别是第一、第二大目标,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应该说基本上都达到了,但教育的问题仍然很多,主要是全面发展的问题解决不好。所以有人说,世界“教育的革命”还是世界人民的一个“梦想”。但早在七、八十年前的中国,已经有人在一个局部地区实现过这种“教育的革命”。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被熟知他的人誊为“教育之神”的罗輈重。
    罗輈重在湖南腹部乡村白鹭湾一带,不仅解决了“所有的儿童都应受到教育”的“普及教育”问题,也解决了“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问题,而且解决了“使人全面发展”的“美好人生”问题。他的教育思想,包容了当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晏阳初的“乡村教育”,乃至雷沛鸿的“国民教育”的积极因素,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为自己独特的全面而又系统的“素养教育”思想,并付诸30多年的实践。他在普及教育”和“终身教育” 中实施“素养教育”,成功地解决了“使人全面发展”的问题,使凡接受“素养教育”的人们都“拥有美好的人生”。他自己也获得了“美好的人生”。也许有人会说,他溺水自杀,何来美好?也许是我和他有点心灵相通,我想他觉得自己的死能让很多的教职员工不因他而被批被斗,还能能选择清明而去,岂不是件很幸运、很宽心的事?!他溺死在校园池塘里,池塘里的水很浅很浅,他毫不犹豫、毫无挣扎,死得那么安静、那么坦然,岂不是人生的“美好结束”?!
    世界发展到今天,人人都希望有个“和谐的世界”。如果“人人拥有美好的人生”,这个世界还能不合谐吗?今天的人们在探索的“教育革命”,不就是应该要为“和谐世界”服务吗?
罗輈重先生说过:“路,当然是自己开辟的好。不过,古往今来,真正辟新路的有几人?而走现路的千千万万。既走现路,则前头已有很多的人走过,究竟哪一条路是正路,哪一条走不通,问问前人,尚不失为一种经济的办法。”
    我之所以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自掏腰包,对罗輈重先生的“素养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宣传,就是想让今天的教育改革者们,能够知道罗輈重,能够借鉴罗輈重先生的“素养教育”思想,首先是他关于“教育目的”的认识,来进行教育改革。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门,乃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能够接纳、宣传、借鉴罗輈重的“素养教育”思想,在一个国家,乃至在全世界,实现“教育的革命”。
    也许,有的人会把罗輈重的成功经验,照搬照抄,或换个提法,说成是自己的经验,我想,只要他真正吸收了罗輈重的成功经验取得了实际的效果,罗輈重地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决不会说他抄袭,更不会向他索取“专利费”!
    也许,有的人不相信罗輈重的成功,硬要自己闯一条新路,但我想,如果他能够成功了,到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成功和罗輈重的成功,是多么的相似!
 
 

发布时间:2009/3/18 【打印此页】
留言评论
  • 忠湘:教育要革命。如何革? 普九普十二, 大学毕业生去杀猪, 大学校长还心安理得! 研究生流失国外, 教育部长还美其言为世界做出了贡献! 小学生的书包何时才能减轻? 幼儿园小朋友也背起书包了。哪去找美好的开始丶美好的人生?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