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万星文化园>>万星楼筹建

“万星楼报”创刊号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wxl   点击:21584

 

夜色来临,在那广阔无垠蔚蓝的天幕上,有一颗星在闪闪发光;紧接着便有千颗万颗星出现,数也数不请,在天空织成美丽的图景,漂亮极了。
   
古人云: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古人的话不一定是对的;但现实世界,歌星、舞星、影星、球星……数也数不清。人们常把那些在某一个领域内,有突出成绩、突出贡献的人尊称为星。佘老师国纲先生,就是在史志研究、著作和图书收藏等方面有突出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人士,在这方面升起的一颗巨星。
   
佘老师的事业是坎坷而艰辛的。他一个人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编纂出版一本大型精装的<湘中教育志》;二是研究宣传教育之神罗輈重;三是以书会友创办端阳史志馆,谈何容易。
   
偷快的日子常常在艰难日子的后面.佘老师是快乐而幸福的。在政通人和,百业欣欣向荣的日子里,在广大热心人士的关爱支持下,历经十余年,他终于如愿以偿,顺利完成了上述三件大事。
   
佘老师是不易满足的人。他不为完成了三件大事而沾沾自喜,他要活出一个真的自我。正如《教师报》 对他的评论所说,“要跳出在别人并非自己看来幸福安稳的生活圈子”。他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募资千万铸造高档次的端阳史志馆馆舍--万星楼,使端阳史志馆发展成为义捐股份的社会所有制的万星公益文化园。万者,多也。万星楼不止是一万个有识之士参与其中,而是期待着十万个、百万个、千万个、亿万个有识之士都来参加。也就是说:佘老师要集天下之力,聚四方之才,创淳世之业,铸就中华民族理性的文化殿堂,凝汇和培育人间真善美德,使现代社会不但成为人类的物质乐园,而且成为人类的精神乐园。
   
我与佘老师相识三十余年,对他一人自筹资金完成三件大事十分感佩,为此撰写《湘中“怪杰”佘国纲》一文发表于2000 12 8 日《当代人才报》 ,对他的事迹作过长篇报导。但如今他要募资千万铸就“中华文化典籍”万星楼,打造理性文化殿堂,我除了感佩,更多的是疑惑和担心。在“实利主义”的今天,我认为佘老师的“梦想”.很难成为现实,万星楼说不定只能成为乌托邦的空中楼阁。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佘老师是在逆潮流而动。当今物欲横流,除了那些诸如施舍乞丐的少数行善者本是为了获取精神安慰外,大凡所谓热衷“公益”者,有几个不是打着“公益”的幌子,谋取个人的物质私利呢,而这种“以公谋私”目的实现,首先必须得到官方的支持;如果没有官方的认可和支持,你即使是“以私谋公”,也是寸步难行的。对于这个浅显的道理佘老师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按官场的潜规则办事,不会更不愿对官员们“那个”;他最不屑去做的,就是像武训那样让人打拳踢脚获得施舍,以丧失自己的人格去从事“公益”(办学)活动。因此他的事业很难得到官方的支持。没有官方的支持,也就没有多大广告的效应,大款们自然也就难以问津。人世间象佘老师这样倾家财尽己力为公者,除了教育之神罗輈重外,恐怕打着灯笼也找不出几个来了。那些真正热心公益者,在如今“假冒”、“伪劣”泛滥成灾的情况下,又有几个人敢相信佘老师真的是“倾家财尽己力为公”呢?
   
而佘老师则认为,他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他的期望一定会成功。因为他相信自己,更相信世间象自己这样的一定还大有人在。他曾在娄底师专政史系的一次演讲中说:“有人说,如今是实利主义时代,理想的灵光在渐渐消褪,文化正在沉论,文化人已经没顶。多少人疾首蹙额,多少人茫然失措,多少人如绳逐臭。焦虑与忙乱的迷雾,遮掩了精神的太阳。”他说:“即使是这样,‘多少人’也不是所有的人;精神的太阳被遮掩,但精神的太阳还存在。”他指出“不要以为如今人人都在‘沉沦’,都没有了‘理想’。我们不必焦虑,不必‘忙乱’,也不必‘疾首’,不必‘蹙额’,更不必‘叹息’,那样只能是自寻烦恼。我们要敢于说到做到:我就不 ‘沉沦’!
   
相信佘老师,就象相信他研究宣传的教育之神罗輈重一样。我为他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决定加盟铸造万星楼,全义务编辑《万星楼》简报。

《 万星楼》 简报不定期出版,免费赠发。它是维系端阳史志馆馆员的工具,是筹建万星楼的宣传阵地。它要通报端阳史志馆的活动动态和万星楼的筹建清况,并开设“馆员风采”、“辉煌事业”、“快乐生活”、“自由论坛”、“深切怀念”等专栏,刊载馆员、义捐者的生平业绩成就,寿庆、婚礼、旅游等生活实录和怀念已故馆员、义捐者的图文、照片;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自由交流学术思想,探讨人生真谛。其主旨就是以文字的力量,吸纳广大有识有志之士,凝汇和培育人间真善美德,引导人们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和谐统一,构筑人类精神的崇高殿堂,倡导人类向真正意义的文明进化。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端阳史志馆福建籍馆员潘炳煌说:“假如你是一颗星,就应该在各自的星座上闪光;哪怕是一颗流星,也要在高旷的天宇中画出一道亮丽的轨迹……

我们诚望一万、十万、上百上千万的有识有志之士集合到万星楼的文化事业上来,成为万星楼璀璨的群星,使万星楼不成为乌托邦的空中楼阁。


拒绝平庸  汉客

2003年8月27日陕西《教师报》一二版发表长篇通讯<募资千万铸“中华文化典籍”万星楼>,并编发评论<新闻话中话>:“拒绝平庸”。

  

  如果说,佘国纲老师整理方志是无心插柳的话,出版系列专著和筹办万星楼却是有意栽花之举。他已届花甲,本可以在退休之后,含饴弄孙,安享天伦,但他选择的却是走一条充满艰辛坎坷的道路。他之所以谁也阻拦不住地要这样做,既是为了让教育大家的思想和精神能发扬光大,更因为平凡的生活难以安抚他那颗有着远大理想的心。佘老师在用他的方式试图拒绝平庸,活出真自我,跳出在别人而非自己看来非常幸福安稳的生活圈子。
  在传统观念中,为自己而活,区别于别人,历来是不被认同的。它往往被整套整套貌似严密的理论认定为自私、怪异,被批驳得体无完肤。稍许有真性情有独特视角的人,不是不为社会所不容,就是落得个失败的结局。舆论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束缚死了每个企图冲破它的人,让你无法突围,多少具有创造性的东西就此胎死腹中。但是,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又总希望能有所做为,能在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舒展一下筋骨,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施,而不是只一味承担家庭、朋友、社会的期望。
  这样似乎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个人与群体的冲突,群体意识与个性发展的冲突。后一种冲突更令人痛苦和沮丧。屈服于群体,屈服于群体意识,就可能只会生产平庸,虽然这样更符合传统的要求。而事实是,不拘囿于常规的人,为当时社会习俗所难以接受的人,往往会对社会做出常人无法做出的贡献。
  社会需要进步,需要有创新的力量推动历史车轮前进;个人需要发展,需要有独特的东西区别于别人。畏于人言,按照别人的标准生活,不仅使个体遭受压抑,社会也将失去五颜六色。抛弃世俗,充实内心,为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不但自己工作有动力,有活力,而且从最终目标看,于社会也有创造,有贡献。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可能连语言也无法表述的感情。每个个体的差别如此巨大,以至于社会难以规范、也不必规范每个人的言行,更不要说他们的思想、情感。走自己的路,不断提高素质,拒绝平庸,活出真性情,真色彩,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多种可能的选择!

 

第二版:要闻
 

凝汇人间真善美德  铸造理性文化殿堂
——我的梦想与期望 
·佘国纲·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人在完成本职历史教研工作的基础上,自筹资金,致力三件有益当代和后世的大事:一是编纂出版大型精装《湘中教育志》;二是研究宣传教育之神罗辀重;三是以书会友创办端阳史志馆。到20世纪末,三件大事在广大热心人士的关爱支持下,相继完成。21世纪来临之际,本人自觉还有余力,在已有馆员、书友们的支持下,决定诚邀各界一万以上的有识有志之士,采用义捐方式,凝汇人间真善美德,共建万星楼阁,使端阳史志馆发展成为万星公益文化园,成为快乐人生园地、理性文化殿堂,成为世界千古奇观
(一)
  这不是我突发奇想,而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目的与缘由:
  第一,为公益文化事业能够世世代代传下去。曾经有一位珍藏许多善本图书的收藏家表示愿将他的部分藏书献给端阳史志馆,可后来他又改变主意将藏书分给了他的子女。他对我说:“端阳史志馆由你管,我相信你。可你死了怎么办?”是啊,尽管不少热心人参与创办端阳史志馆,但他们不过是“助刘海哥成仙也”(一位馆员之来信),端阳史志馆还是属端阳。宋朝有个宋次道,办了个家庭图书馆,多有善本。不少人为借书、抄书方便,就到他家附近租房住,结果他家附近的房租比别的地方高出一倍多。可是他死后,这一景象也就没有了。宁波的“天一阁”,由于采取“代不分书”,看书必须各房子孙云集,方可开锁入阁,从而得以延续,号称“永远”。但它仅是家族共有,外姓人很难享用,“公益”范围太窄。
  我想,如果有千百个宋次道、王次道、李次道来共创,这“永远”“公益”便不难解决。于是决定诚邀一万、十万,乃至上百上千万的有识有志者,共建端阳史志馆新馆舍—万星楼阁,使之发展成为义捐股份的社会所有制的万星公益文化园。如果本人拟就的《万星文化园章程(草案)》能够付诸实施,那“永远”“公益”应该不成问题。
  第二,为现代人性的素养做出努力和贡献。世界是多元的,文化就是这样。自古以来,世界各民族都有着追求感官物质刺激的实用文化和追求心灵满足享受的理性文化。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经济的增长,给长期受到消费压抑的人们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用文化迅猛发展,几乎淹没了理性文化,甚至使本已微弱的理性文化也带上了实用的色彩。诚然,对一个人来说,物质的贫穷与落后是一种悲哀和痛苦,但精神的贫困与堕落更是一种万劫不复的创伤与灾难。我们所处的这个现代社会,正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进化的三个阶段中的第二阶段并向第三阶段发展的阶段,即处于物的依赖和从物的依赖向自由个性发展的阶段。现代化的社会,必须有现代化的人。现代化的人,绝不只是单元的实用文化心智的人。我们诚邀一万、十万,乃至上百上千万的有识有志者,共建万星楼阁,使端阳史志馆发展为万星文化园,成为理性文化殿堂,就是要让人间的真善美德在这里凝汇、发扬和培育让现代社会不仅成为人类的物质乐园同时也成为人类的精神乐园
  1998年11月6日,美国新墨西哥州政府通过一项法案,对有10年以上乞龄的乞丐停发行乞证,因为他们一般均已富裕,不再具有行乞资格。于是,该州富瓦社区的3名流浪者只好离开新墨西哥州。富瓦社区的神父萨姆得知此事,立即致信州政府,要求把3个乞丐重新召回。萨姆神父这样做,自然有出于对弱者同情的一面,因为在上帝的眼里,人是无贵贱之分的,无论富人还是乞丐都是上帝的子民;但更为重要的是他对整个社区公民的关爱。他说,40年来,他曾在富瓦等6个社区担任过神父。这6个社区的人口和富裕程度都相差不大。但其中有一个社区找他解决心灵问题的人最少,到教堂做忏悔的人也不如别的社区多。为什么?因为这个社区有一家孤儿收养中心,那里有5名孤儿。正是这5名孤儿给这个社区的人带来了福音,唤起了他们的善行。他认为,经常行善的人,心灵是不会出现问题的。把富瓦社区的3名乞丐赶走,就使富瓦社区的人失去想通过布施获得心灵安慰和满足的机会,因此这是对善良人的褻渎,是对人性的漠然和不尊重。萨姆神父的这些话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登后,引发了新墨西哥州一场抗议州政府《11.6法案》的大游行。2000年1月4日,《11.6法案》被取消,3名原富瓦社区流浪汉由警察护送从佛罗里达返回新墨西哥州,富瓦社区的人全部出动,举着“花时间去帮助别人,会医治自己的创伤”、“一个小小的善举,可媲美于运动一小时后所得的舒畅”等标语,喊着口号,迎接流浪汉的归来,欢呼自己的胜利。
  我在自费从事教育之神罗辀重的研究宣传时,有一位近80岁的老者赶了近百里路,给我送来50元钱。我开始不肯收,可他说:“你这是不尊重我!研究宣传教育之神是好事、善事,我写不了文章,只有出点钱。钱是少了点,但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你不收,我这后辈子是不会快乐的。”我后来还是收下了,我感到我收下的不是钱,而是一颗善良的心。
  当今的人们似乎都在为赚钱而忙碌。赚钱为了什么?有人说是为了过上好日子。然而,有不少人赚了很多的钱,却感到日子并不好过。这是为什么?因为好日子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我们认为:赚钱是为了实现人生自我的价值,它不在于赚多赚少,而在于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赚得的钱怎么花?除了必要的衣食住行开支,就是要为世人做点有益的事,为后人留点有价值的东西,它也不在于多与少,而在于是否尽力而为。这样,我们赚钱是事业,花钱也是事业,我们的幸福和快乐始终存在于事业之中,我们每天都会觉得日子好过,过得很快,绝不会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万星文化园不仅要提供给世人和后人行善机会和场所,还要提供给世人和后人正当娱乐的机会和场所。她要成为快乐人生的园地,终身教育的书院。教育之神罗辀重认为:现代化的集团生活的人,必须反对“不正当的娱乐”,提倡“正当的娱乐”。所谓“不正当的娱乐”,就是:“1.含有赌赙性质的游戏,目的不在乐,而在谋财,打人家的主意;2.醉生梦死的生活,目的不是乐,而是麻醉神经,断丧身体,是一种消极的自杀。”所谓“正当的娱乐”,就是“独乐不如众乐”,“要谋集团的快乐”;“不要因谋自己的快乐,而使别人苦恼,使别人哭泣”。
  如果说,20世纪是暴力革命的时代,那么21世纪应该成为和平改革发展的时代。万星文化园要为和平改革发展时代的现代人性的素养做出努力和贡献。
 
(二)
  
  这也许是梦想,但可以变成现实。
  1968年,美国罗伯·舒乐博士立志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当时一分钱也没有,全要靠一点一滴义捐筹集。当他提出筹集700万美金建造水晶大教堂的设想后,几年之内无人问津,后来有人承诺:只要罗伯·舒乐筹到了600万美金,余下的100万美金就由他出。就是这个承诺扭转了局面,捐款源源而来,最后超过了1000万美元。12年后的1980年,他终于如愿以偿。
  我们现在不是一分钱也没有。我们已有史志馆、端阳楼。我们可以端阳史志馆为基础,以端阳楼为基地,筹建万星文化总园。
  我们将于2005年底开通万星楼网站,随后陆续开办万星花色菜园、万星茶室、万星电子阅览室等,力求高品位,迎候五洲四海的热心公益人士,开展义捐、义赠、义买、义卖、义工活动,力求在12年内至少筹措到1000万元人民币,至少有1万的有识之士加盟共建万星楼阁,打造万星文化总园;诚望我们的后辈能有上百万,上千万有识有志之士,继承发展总园精神,不断打造分园,求得“人人向善”,实现世界大同。
  即使在我有生之年,这个期望落空,这个梦想不能实现,我也会不懈地努力,让自己的后半生如前半生一样快乐。
  我相信:总有一天,总会有人,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2005.12
 
 
万星公益文化园(协会)章程(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万星文化园(协会)是由一万以上的有识有志之士共建的义捐股份的社会所有制公益文化事业机构和团体。实行理事会民主决策、经理总管和股东志愿服务制度。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得改变其民间公益文化机构和团体的性质。
  第二条,万星文化园以万星楼为标志性建筑,设总园、分园,内设图书馆、博物馆、书画馆、诗词联馆、收藏馆、民俗馆、健身馆、娱乐馆、报馆、宾馆和纪念堂、讲学堂、会议厅、展览厅,以及颐养院孤儿院、博爱院等。她要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文化典籍的民间收藏展示中心研究宣传中心、讲学论辩中心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文化遗产、资金的民间捐赠接收中心。她不仅要提供给人们行善的机会和场所,还要提供给人们正当娱乐的机会和场所,要成为快乐人生的园地终身教育的书院,各民族的老、中、青、少均可在此获得心灵的安慰和满足,投身多种多样的正当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嗜好读书、作画、写字,远离毒品,不传染赌赙、酗酒等不健康恶习;均可在此自由参与各种讲学论辩,接受自由公民意识的薰陶,冲刷臣民奴性思想,锤炼“人性至上”的道德意识,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从事一切自己喜欢的活动。无论是高雅文化爱好者,还是民俗文化爱好者,以及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各类文化爱好者,均可在此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知音。
  第三条,万星文化园以血性为园训,笃行诚信、责任和民主。她要把散落在民间的图书珍宝收拢来,把人们愿意用于造福世人和后人的资金吸拢来,把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德激发出来,集天下之力,聚四方之才,创淳世之业,铸就理性文化殿堂,成为现代人性素养的学堂让人间的真善美德在这里凝汇、发扬和培育让现代社会不仅成为人类的物质乐园同时也成为人类的精神乐园
 
第二章  股东义捐
 
  第四条,万星文化园股东无红利回报,为义捐股东。需填交《义捐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生平简介。人数至少一万,多至百万、千万、亿万,多多益善。义捐股东有三大权益和责任:一是监督,主要是监督文化园经营的公益性质;二是服务,主要是志愿奉献和竞争参与管理;三是获益,主要是获得免费与优惠服务。
  第五条,义捐股份可直接出现金(含义买),亦可义卖或义工、义赠。义卖图书、字、画等的捐股者,须自报底价,最后以成交价的一半计股;义买图书、字、画等的捐股者,亦以成交价的一半计股。义工捐股包括义务提供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装裱字画等志愿服务,其金额为义工者自我估报,每达1万义捐者时议定计股;凡不作义卖的捐赠品,或作义卖而未能成交的捐赠品,亦每达1万义捐者时议定计股。每个义捐者可任选一种方式义捐,亦可同时多种方式义捐;可一次性义捐,亦可多次性义捐;多次、多种方式义捐者,每到1万义捐者时累计计股一次。凡愿身后义捐、义赠图书、藏品或有关设备、设施、房地产乃至资金的,可以列出清单作价计股,经法律公证,亦可成为股东,其赠品生时仍可留用、把玩。
  第六条,万星文化园义捐股东,凡累计义捐100元以上者,其生平资料及其头像所绘制成的“万星图”长卷,均永存“万星楼”, 电子“万星图册”则随时在网站公布;累计义捐500元以上(其中应有500元现金股)者,另赠有关万星文化园及股东本人资料的光牒一张;累计义捐1000元以上者,将在“万星楼”另刻碑石;累计义捐1万元以上(其中应有1万元现金股)者,可在“万星楼”命名一颗星;累计义捐5万元以上(其中应有5万元现金股)者,可以入住颐养院;累计义捐10万元以上者,可获得“万星楼”馆、堂、厅、院、室等及各类专项文化基金的命名权;累计义捐100万元以上者,将在“万星楼”纪念堂建立塑像。
 
第三章 理事会决策
 
  第七条,万星文化园最高管理机构为理事会,由义捐股东代表组成。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2或4人。理事会人数最少为5人,多则不限,并至少要有一名律师。义捐10万元以上的股东为当然理事,并在10万元以下的股东中自荐、推选部分理事(1-10人)。理事人数若超过100人,则以义捐100万元以上的股东组成执行(常务)理事会。必要时可设若干名誉理事、理事长。
  第八条,执行理事、当然理事为世袭义务职务(除非自动放弃),可遗嘱继承,未有遗嘱者,按继承法继承。执行理事可在万星楼拥有住宅,但对此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自荐竞选理事实行任期义务职务制,每10年为一届,最多可连任2届。
  第九条,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全体会议,进行民主决策(议定发展规划;确定总经理、经理人选;审核经费预算、决算等)。一般在网上进行,但至少两年要在总园召开一次全会。理事与会车旅、食宿费用由总园开支。
  第十条,正、副理事长从当然理事中产生,为全义务职务,不得兼任经理,对理事会决议有否决权。正、副理事长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生活有稳定可靠之来源;身心健康;自愿奉献,素质好。
 
第四章 经理总管
 
  第十一条,万星文化园经理分总经理和经理。总经理一名,总管全园所有事务,直接向理事会负责。基金会和各馆、堂、厅、院等各设经理一名主管,对总经理负责。
  第十二条,经理一般由理事会从当然理事、执行理事中选拔,特别优秀的其他义捐股东也可竞聘。
  第十三条,经理可实行年薪制。其所主管部门除公益性服务全免费外,其他服务则适当收取工本费以维持开支,如不足,则由万星文化基金补给;如有余,则结余部分的一半上交基金会,另一半作为经理和工作人员的奖金。总经理的奖金由理事会议决。
  第十四条,总经理、经理如经营不善,由理事会议决撤换。如因失职造成较大损失的,应适当赔偿;如有贪污受贿等行为,则要破产退脏,直至诉诸法律。
 
第五章 志愿服务
 
  第十五条,万星文化园工作人员均为志愿服务者,股东自荐,经理初定,报理事会批准。其志愿服务,一般作义工计股,有的可包吃住;无稳定生活来源者,可发适当津贴、奖金。
  第十六条,万星文化园志愿服务者要尽职尽责,以身作则,成为现代人性素养的称职园丁。无论何人均可免费进园(义捐股东实行刷卡制,其他人则实行逐次登记制)参与活动,接受服务,接受现代人性的素养。凡有不合现代人性的言行,志愿服务者应1次给予提醒,连续2次给予警告,连续3次请其找人担保,连续4次则对其进行专门培训,连续5次或累计10次才给予最高处罚: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即使这样,还应允许其申请重新进入,直至成为“现代化的集团生活下的社会能员”。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此为章程草案,筹建期间参照试行。待理事会正式建立后议定。
  第十八条,此章程不尽之处,将另定细则。
 
第三版:深切怀念
     编者按语: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亲戚或余悲,他人已亦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两千多年前晋朝诗人陶渊明先生自挽诗中的句子。
    是的,“有生必有死”,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只苦不过“托体同山阿”罢了。先生把生死看得如此洒脱,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我们的馆员,有的已经辞世离我们远去,他们的灵魂已托体同山阿;他们的名字,却像流星一样划破苍穹光芒永远留在光谱上。活着的我们经常翻看光谱,深深地怀念他们。
 

道存风范   平步远行

----悼念我的丈夫道平君

曾婉青

张道平(1930.09—2003.11),笔名亦兵,半滴斋主。湖南湘阴人。1991 年由南岳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离休。端阳史志馆馆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东方名人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楹联墨报》 顾问、北京东方神州书画院院士、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

19309 月出生于湖南湘阴县浩河镇,1949 年毕业于中南军政大学。曾参加广西剿匪等战斗,后转到42 19 师从事部队文化教育等工作,两次立功受奖。1956 年转业到湖南省衡阳专署等单位工作,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然而由于受当时家庭成分论影响,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击和不公正待遇,但他始终信仰马列主义和坚信中国共产党。
    1980
年调来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工作,正逢南岳刚刚开始对外开放,百废待兴,当时他负责南岳山上山下的旅游接待工作;那时车少,他带领同志们都是肩担步行,事事以身作则,处处关心同志,在旅游系统有口皆碑;领导和同志们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好领导、好干部、好党员。1985 年他参与组建了南岳旅游局。

作为妻子的我数十年如一日地支持他的工作。虽然为他付出了很多,但我认为他情操高尚,品德优秀,我心甘清愿。他一心扑在工作和学问上,没有更多精力照顾儿女,他认为子女不离开父母是长不大的,而子女认为他一生清廉,志高行洁、博学多才,所以为人处世处处以父亲为楷模。

1991 年他离休后,全心身地投入所钟爱的诗词楹联、散文、随笔、文学创作,。他认为一个人在世上走一遍,必须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十多年来,他在楹联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几十次在省级和全国各类诗联书法大奖赛中获奖。原计划花十年时间出五本书。

2002 7 月南岳区组织老干部身体检查发现他得了癌。我一直瞒着他,并用中成药和气功进行保守治疗,使他安心地出版了第一本书《半滴斋楹选》 。一般晴况下得肝病的人有时脾气大,生我的气,我只能背着他默默的流眼泪。他事后又自责地说:“你把我像皇帝一样伺候,我还生你的气,真是罪该万死。”我开玩笑地对他说:“到现在您还在讲文化大革命的话,中毒不浅呀!”我总是安慰他不要自责,西方国家的男女结婚,在教堂内向上帝起誓 “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不管健康还是不健康,都要相互关照,相伴到老”,现在你生病,我有责任照顾您,我也乐意照顾你,如果是我生病,你也同样会照顾我。
   
今年国庆节是他七十三岁生日,我祝贺他与国同寿,他好高兴地说:“我又过了一关。中国有句老话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我要把它改一下,七十三、八十四,再活十年还不去。”他计划出诗词、散文、随笔、书法艺术和全集。
   
今年夏天南岳出现了持续高温,我们在南岳的朱陵宫避暑。他应南岳道协之邀为朱陵宫写了导游词,参加“湖南省长沙世界环保杯楹联赛”,对参赛的楹联作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我看他那样着了迷似的费脑筋怕影响身体,就说“贵在参与”,他说 “我是湖南人,能不为这次大赛努力吗”?

今年十月下旬,病情急转直下,只好到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但此时他已是肝癌晚期,我告诉他是感冒,他当时信心十足,坚信一定会康复。直到去世的前一个多星期他对赶来陪护他的子女说:“我不行了,你们要照顾好娘老子。”我说:“老头子,你要坚持。”他说:“我坚持不了了。”我知道他讲分别话了,就问他 “你喜欢长沙?还是南岳” ?他说 “要回南岳”。我知道他在南岳生活和工作几十多年,对南岳感清很深,同时他娘安葬在南岳,一定是想陪娘。我又问他:“你喜欢棺葬,还是火葬?”他说:“你是讲死?”我不忍回答他,过了大概一分钟。他说:“还是火葬吧!”(这就是他的遗嘱)。

从此,他感到讲话困难,我最担心的是怕他走得痛苦,所以每天都问他痛不痛?看到他摇头,我的心就感到安慰。直到去世前的几个小时,他一直等见到儿子和小女的最后一面,我问他痛不痛,他摇头,是不是呼吸困难?他点头。但此时监护器上的血压数据在不断地下降,心跳变慢,滴答滴答的渗响揪住我的心,我感到死神一步步地逼近他。到这个时候我才说:“老头子,我们几十年夫妻,从来没有什么事瞒着你.独有你的病一直瞒着你,我是希望你快决乐乐地过好每一天,我自己承担一切痛苦,你原谅我吗?”他还点点头。我说:“你原谅我,我以后就安心了!”他只苦笑了一下。
    11
20 日上午八点钟左右,儿女和亲友们都相继赶到医院,儿女们脆在父亲身边痛苦的说:“爸!我们无能,不能挽救你的生命,只能眼睁睁地看到你走到生命的尽头。”儿子说:“爸爸你放心,我们姊妹一定会团结好,以你为楷模作孝子,照顾好娘老子,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还摇摇头,示意他们不要哭。他留给子女的是“坚强”。在他弥留之际,不少亲人都赶到场,每一个进病房的人他还点点头示意,一屋的哭声,他还用眼睛到处看。我知道他太留恋人间,因为他还有四本著作没有出版,就用手不断地摸他的眼睛,说:“老头子,你痛苦我就痛心,你的子女不会使人失望,我会照顾你一样照顾我自己。你原来讲还陪我十年,但苍天无情,我们下辈子做夫妻吧!你抱憾的事是想出的书没有做到,我会尽力使你无憾。”

11 20 号上午,与我相濡以沫40 余载的丈夫道君走完了他的74 度春秋的坎坷人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为了治好他的病,我尽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值得欣慰的是,他活得愉快,走得安详,没有掉滴眼泪,但留给我的是无穷无尽的眼泪。
   
我的先生,志高行洁,博学多识,住院期间,女儿把他“长沙环保杯”得奖证书和奖金给他。他说:“我知道会得奖,今年我参加三个大赛,估计会得两个奖。”可谓生命不息,创作不止呀!古语说得好:“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般活到七十多岁算是可以了,但他还处于文学艺术创作的旺盛时期,真是痛心而可惜。

我特在此写文悼念远去的爱夫,他的生平事迹可谓高风亮节,他生命的意义在于他不朽的文艺创作,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希望他的同行们像他一样生命不息,创作出更多的精神财富点缀人间。

200311

 

祭父文

    此文作者徐剑雄,系中国农业银行娄底市娄星支行星辉分理处主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员,娄星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端阳史志馆馆员。这篇祭文是在其父病故的当晚,在万分悲痛之中,怀着对父亲敬爱之情,通宵未眠,择笔疾书,一气呵成撰写而得,作为其父徐正初逝世追淖会上之祭文。今年7 16 日是其父诞生七十周年纪念日,为表深切怀念之情,在本报刊登,以示祭之。

徐正初( 1934.07.16 –2001.01.044 ) , 字祥生,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人。端阳史志馆书友。曾任娄星区花山办事处副主任,蓝田县(今为涟源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娄底市(现为娄星区)第一届、第二届人大代表。

 
第四版:馆员风彩
 
    编者按语:胡适曾经说过:‘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你要给它什么意义,它就会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是的,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我们馆员,很多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做着有意义的事,才使生命显得如此有意义。”

曲延山和他的周行学校

雨田

 

 

改革时代风声水起,改革时代人才辈出。

    曲廷山自1994 3 月,从教育战线退下来之后,总觉得自己身体和精神都还好;特别是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已有46 年,在语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把它毫不保留地贡献出来。于是他先后到吉林省通化市英华中学,通化市育才中学等学校去打工。在这些学校打工的时间里,因为教得好,一直受到学校领导和学生们的称赞。而曲廷山却在考虑一个更为深远的问题:为什么不自己能创办一所学校呢?
    1998
年冬,他毅然辞去了工作,决定自己创办一所私立学校。他带着渴望与梦想,带着发展家乡教育事业的心愿,回到了柳河。他把自己的全部积蓄4 万元拿出来,又从亲友处东挪西借揍足了8 万,总计12 万元,全部投到办学事业中。

经济是基础,他用这12 万元想盖校舍肯定是不够的。他先聘老师,制办课桌,购买书籍,黑板等必要的办公用品,然后找县领导解决校舍问题。县领导表示大力支持,出面做工作,找到了一座旧厂房作校舍。终于在1999 年的4 6 日这一天,柳河县第一所私立周行小学诞生了。
   
校名“周行”二字取自《 诗经· 小雅· 鹿鸣》 第一章:“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作为校名,其含义有二:第一,周行就是大路,要把每一个孩子领上条日后成才报国的大路;第二,周行义是至美之道,诵读经典,坚持“四多”(多识、多背、多读、多写),开发潜能,学文立德,就是周行小学指示给每个学生的至善至美的成功大道。

吉林省柳河县对于这个新生事物给予了肯定。副县长田锡君说:“私立周行小学的建立,填补了我县民办教育的空白,扩大了九年义务教育制的成果。”从此,柳河教育界的天空,又升起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

经过五年时间的实践和打拼,私立周行学校迅速发展壮大。现在有了宽敞明亮的标准化教室,供现代化教学的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图书室,还有发展学生特长的书法、舞蹈室;以及集电教、武术训练的大型活动多功能大厅。

现在教职员工已有30 多名,其中专职教师18 名(大专毕业生11 名), 60 %的人分别获得省、市、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或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学生除学语文、数学外,还开设了英语、微机、作文、书法、舞蹈、武术等课程。学生在学习中精神饱满,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学习成绩稳步提高。正如该县副县长张善玉所说“周行小学社会反响好,学生和家长较为满意。”

周行小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目前,私立周行小学正以崭新的而貌,轻快地行进在21世纪的大道上。

 
 

曾昭琨他的蔬菜研究所

作者:水水

曾昭琨在蓝山蔬菜研所大门前留影

世界上的事最怕认真的两字。凡事只要坚持不懈地认认真真去做,去探索,去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改进,无有不成功的。曾昭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认真做事的人。
   
曾昭琨,1937 年冬出生于湖南蓝山县,人生坎坷。1956 年,他从郴州师范学校毕业,回乡当了小学教师,次年就因给领导提意见被打成右派。此后,在家种菜,一种就是21 年。在种菜过程中,他对季节、气候、土攘、施肥、选种等等都有明确的了解;对各种蔬菜的品种、特性和栽培的技术可以说了如指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把这些栽培技术和丰富的经脸,写成了八篇论文,寄给了湖南省园艺研究所,得到了蔬菜研究所所长张继仁先生的尝识。以后,这些文章先后在相关刊物上发表,这无疑就是给他的支持和鼓励。

他更加加倍努力开展对蔬菜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独立承担并如期完成省园艺研究所交给他的任务---“蓝山县蔬菜品种资源调查搜集及编目、编志”的科研课题,写成了十万余字的《 蓝山县蔬菜品种志》 ;荣获县、地、省三级科研成果奖和省经济作物局、省园艺研究所联合颁发的省级技术评议证书。以后根据他的实践,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写成论文共有五十余篇,在《中国蔬茱》 等各国各地蔬莱杂志刊出。

1979 年初,曾昭琨被平反恢复工作,教学之余仍潜心蔬菜良种的开发研究推广。1984 年,他调县科委工作,如鱼得水。他研究开发的“蓝山大白苦瓜”,瓜条长,又肥大,外观美,深受全国种瓜人的喜爱;但因种植面积太少,对全国24 万余亩种苦瓜的地来说,种子有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解决种子供不应求的问题,他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民办独资蔬菜研究所,扩大种植面积的建议。很快,他的建议得到了省蔬菜研究所和蓝山县领导的支持,蓝山县立即批准他办我省的民办独资经营蔬菜研究所,并批给他地,专门从事“蓝山大白苦瓜”以及蓝山系列蔬菜的良种选育、良种推广工作。

曾昭琨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特别是苦瓜。2000 10 27 日,《 湖南日报》 头版刊登了《 国人渐爱“湖南莱”》 一文,第一句话就是“颀长如玉的蓝山苦瓜……”,将蓝山苦瓜排在最前面,可见蓝山苦瓜得到了国人的信赖,在社会上有了地位。当然,这一切与曾昭琨的研究工作是分不开的。如今,“蓝山大白苦瓜”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三千亩,每年育出种籽六万余斤,基本满足了全国24 万亩栽种苦瓜的种子量的需要。同时也为蓝山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苦瓜及其种籽收入每年均达12 亿元以上。

曾昭琨为人民做出了贡献,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他获得了应有的荣誉。自1992 年以来,从湖南蔬菜研究所所长张继仁、农业厅厅长周新安、省长孙国治、孙文盛、省委书记杨正午等等,都到他的蔬菜研究所参观过,给曾昭琨的蔬菜研究工作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同时,他在1998年获得省农艺师职称。1993 年,他获得县、地、省三级蔬菜成果奖,同年被吸收为省园艺学会会员。就是在他退休以后,湖南省委还没有忘记他.在召开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彰大会时,还邀请他参加,给他颁发了荣誉证书。

曾昭琨在蔬菜开发研究中始终笔耕不辍。他不仅写科研论文,也写小说,民间故事,甚至电影文学剧本。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3 年,他的个人专著(路平坎坷成大道》 由海天出版社出版,而另一部长篇纪实性小说不久也将面世。

这就是我们端阳史志的馆员。

 

 

 

 
 
 
 
 

发布时间:2009/2/24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