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佘氏通志编撰>>佘氏文化

佘氏文化:江阴佘城遗存2012.10.24

来源:资料来源:扬子晚报等   作者:sheguogang   点击:562

 
佘氏文化:文物名胜
 
江阴佘城遗存
 
    江阴佘城遗存位于云亭镇花山高家墩。
   《史记》记载:太伯、仲雍“奔荆蛮”。泰伯在虞越之地以仁义为表率,用道德作政令,受到当地荆越民族的衷心拥戴,大家共同在佘地(今江苏江阴)建立起著名的“佘城”,给姬泰伯、姬虞仲兄弟二人居住,以作教化民众、移风易俗、成韶夏之乐、仿中原气派之所,并迅速发展为后世吴国的最早城池。西周时期,虞地民众中遂有以“佘城”之名为姓氏者,称佘氏,世代相传至今。但“佘城”具体地点在哪,20世纪以前长期不为人知。
    1998年,江苏修筑锡澄高速公路时,在江阴花山脚下发现了许多陶片,有的器型很完整,很丰富。这一发现惊动了专家们,于是在当年12月,南京博物馆、无锡市博物馆和江阴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到花山进行了一次抢救性发掘。当时挖到了许多陶器的碎片,经修整后,确定了这是一座大型马桥文化遗址,命名花山遗址。当时也对花山遗址东侧进行过调查,并收集了一些陶片。
    2000年春天,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到江阴考察时,对花山遗址东侧进行实地调查。俞先生是江阴人,对故乡的山水历史自然格外钟情。在收集了大量陶片后他惊喜地发现,这是当初的一座城,而且遗址内涵相当单纯,竟然全部属于马桥文化类型。这一发现使得人们的思路扩大了,为避免遗址受到破坏,2月4日,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做了抢救性试掘工作,以进一步了解遗址内涵。当时开了两条探沟,对城址的范围、年代和城墙的构筑方法都作了初步的确定。考古学家俞伟超将之称为“佘城遗存”。
    佘城得以遗存,能躲过历史的兵燹战火,能躲过1958年大跃进和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大规模平整土地的惊扰,真是幸运。据高家墩人回忆,平整土地时几次要动佘城,但村里老人传下话来,说这是一条保护全村平安的风水墙,不能破坏,否则全村将遭遇厄运,这样,佘城才得以在“人定胜天”、“改天换地”的口号声中保存了下来。
    我们今天看到的佘城遗存大致呈圆角长方形,南北最长处800米,东西最宽处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城址地势较高;城西有河流围绕,东、北、南面则为稻田,地势明显较低;城墙外数米,推测为原来的护城可所在;而稻田往外,地势又抬高到与城内地势相当。目前,城墙的保存以南城墙最为完整,高出城内地面1-3米,东南角墙面最高,至今也还保存一段,拐角也清晰可见。其他地方的城墙基本湮废了。
    探沟显示,城墙直接堆筑于生土之上,堆筑由自南向北和自西向东两个方向挑土堆成。最先堆筑的是灰黑色的泥土,其中掺有少量黄土,土质很是纯净,粘性亦好,堆成后呈上窄下宽的山城形。上面分别是干土喜忧参半、淡灰色土层等,其中灰土层也土了大量马桥文化类型的陶片和少数石器,陶器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夹沙红褐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型大致为鼎、豆、釜、盘、罐等,石器则多为半月型石刀,可以看了这已是城内生活区的堆积。
    城内池塘还出土了一件完整的青铜锛和一件型制特别的镂空青铜镞,这两件青铜器为泥范烧铸,形制规整,表面光洁,显示了当时居民已掌握了很成熟的青铜冶炼技术。同于当时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青铜器的数量廖若晨星,而这件侗锛表面光滑且没有明显使用痕迹,因此它很可能是掌管农业生产者所拥有的一件礼器;而镂空铜镞显然也非实用兵器,应是掌握兵权者所有。
    马桥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以后、以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文化类型,揭示了太湖地区青铜时代早期印陶纹遗存的面貌。佘城作为马桥文化时期的古城,其保存程序相当完整,在整个太湖领域,目前堪称独一无二。这么一个大面积的城,是否意味着它是一个古代大国的中心?它的周围遗址群的分布状况如何?城内布局如何?它和以后的周吴文化有无直接的渊源关系?这些重要课题都有待今后作进一步证实。
    考古学家俞伟超认为,佘城遗存所处的时代属青铜时代,在中国历史的总进程中,刚好处于文明发生的时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吴文化的探索已经成为江苏一带人文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应当说,“佘城遗存”为早期吴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文明永远与泥土有关,只有与泥土结合在一起的文明才是不朽的。
 
(佘国纲编辑  资料来源:扬子晚报等)
 
请多提修改意见,补充资料!
 
 
 

发布时间:2012/10/24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