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佘氏通志编撰>>佘氏文化

佘氏的迁繁:北京佘氏迁繁2012年1月18日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683

 
 
佘氏的迁繁: 
 
北京佘氏迁繁
 
    佘幼芝一家17代人,义守袁墓近四百年。(详见第四章《17代守墓人佘幼芝女士》或《文物保护积极份子佘幼芝女士》)幼芝宗亲小时候听母亲讲:自己的老家在广东顺德马岗。但历经300多年,不知能否“认祖归宗”。她和她爱人商量后,特地给顺德政协写了封信,经政协方面努力,最终确认了她祖籍是广东顺德马岗马南。
    1999年5月,幼芝宗亲应邀到广东东莞参加《袁崇焕传》电视拍摄新闻发布会。会后她第一次回顺德马岗寻根觅祖,受到马岗佘氏宗亲热情接待,并同意他们联宗续谱。她带回1992年广东顺德《佘氏族谱》B4复印件120页。始祖佘讽,东晋明帝太宁三年乙酉岁(325年)赐佘姓,改名佘顽,字荩臣。子昭元,字君章,由进士官至镇海大将军,雁门节度使,征讨有功,敕赐雁门为郡号。20世佘钦字正国,登唐李进士,唐主诏讲经于南昌阁,改赐南昌为郡号。(钦公为南昌佘氏始迁祖。)钦公28代(47世)能舜公,元至大四年辛亥岁(1311年),擢为福建蒲田县令,天历二年己巳岁(1329)升广东韶州路推官,长子贵卿随例立籍广东,后迁容桂马岗。能舜公为广东顺德马岗佘氏始迁祖。
    假定佘义士是北京佘氏始迁祖,居住在北京广渠门内“佘家营”(是否当时袁督师在北京的留守营盘?)1630年,盗葬袁公人头于自家后院,改名“佘家村”(此时居住在那里的佘家人可能不只一家?)清时再改名“佘家湾”,民国时期又改“佘家馆”,解放后名为“崇文区东花市斜街52号。”估计佘义士与袁督师同庚(1584年生),与马岗能舜公十代裔士纬公同辈(顽公56世)。则15代单传,每代出生年仅相差21岁。16代长子彦宏公,生八个子女,夭折五人,仅一男丁,幼芝宗亲1939年生,有六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和父亲,都在解放前相继而亡。
    在民国四年,即1915年4月5日,北京《亚细亚报》“京尘见闻录”栏目载:“今居园内,守墓者是其14代孙佘淇。”(测算此时淇公58岁。)1952年,北京旧城改造要迁袁墓,幼芝伯父彦宏公找民主人士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想办法。5月14日,四位民主人士联名上书,给毛泽东主席:“恳请保留袁崇焕祠墓。”5月16日,毛主席批复:“请彭真同志查明处理。我意无大碍,袁崇焕祠墓应予保存。”此后,袁墓不仅得到保护,而且对墓碑和祠堂进行了修茸,成为人们纪念民族英雄的场所。无数青少年来到这里接受教育,许多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也来扫墓。如朱德、宋庆龄、周恩来、叶剑英、傅作义、邓拓、吴晗、蔡廷锴、蒋光鼐等等都曾来过。
    1968年,红卫兵冲进袁祠:“推倒袁碑砸了匾,挖了袁墓找金头”。 19户居民迁入袁祠,造反派抢占了正屋,幼芝一家被挤到不足十平方的矮小羊圈!负责守墓的堂兄无法忍受动荡不安而又饱受非议的生活,在1970年的一个夜晚全家悄悄地搬走了。幼芝宗亲决定以自己孱弱的肩膀撑起这份祖传的“珍贵事业”——“义守袁墓”。
 
 
    据查广东顺德《佘氏族谱》,“创修”于南宋乾道九年,癸巳岁(1173年),有前国子监司业礼部侍郎程大昌和直秘阁修撰横浦居士张九成题序;南宋哲学家朱熹题《佘氏宗谱》:“好是农夫本,前朝宰相家,文章傅上国,衣冠着彩霞。” “二修”于明弘治17岁甲子岁(1504年)。“三修”于明嘉靖40年辛酉岁(1561岁)。“四修”于明万历25年丁酉岁(1597年)。“五修”于建国43年壬申岁(1992年)。谱载顽公廿世,钦公28代(47世),能舜公21代(67世)约1260余人,最晚出生者1982年。
 
 
 
 
 
湖南邵陵佘氏39  重庆11中学  佘定湘
2011-11-22

发布时间:2012/1/18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