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信奉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理想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是第一需要”的共产主义,很是欣赏。但我疑惑的是:到底什么是“劳动”?为什么要到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才能成为“第一需要”呢?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研究“教育之人”罗辀重时得知:有人看到过罗辀重先生临死前的遗书,其中有“共产党讲阶级斗争,我家几十人吃饭,没有人种田,没有人做工,岂能相容”。看来,马克思说的“劳动”,就是“种田”、“做工”。农民、工人才是“劳动阶级”。如果是这样,教育之人罗辀重不是“劳动阶级”,那写《资本论》的马克思自己也应该不是“劳动阶级”。至于那些响应马克思号召,拿起枪杆子干革命的,即使原来种过田、做过工,拿起枪杆子后也就不再种田、做工,也不能算是“劳动阶级”了。特别是那些靠枪子夺得政权当了官后,更是极少极少有“种田”、“做工”的,却口口声声说自已是“劳动阶级”的代表;他们当官发财,几乎个个家财万贯,却自称为“无产阶级”的“代表”。这也许是西方的马克思有点糊涂吧,想通过虚假的“劳动阶級”,进行阶级斗争,实施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来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是第一需要”的共产主义。
21世纪初,我为了让“教育之人”罗辀重打造的以陶龛学校为标志的“世上桃源”,重现于世,创立了“万星(楼)文化”理念,对“劳动”做了非“阶级性”的解释。。
关于劳动,万星文化理念认为:劳动就是“动脑”、“用力”,就是“创造”。有钱的劳动叫“工作”;无钱的劳动叫“休闲”;花钱的劳动叫“消费”;调节的劳动叫“睡眠”;有益的劳动叫“行善”;有害的劳动叫“做恶”。
在我理想的万星文化园里,人人都是劳动者。劳动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如果谁不需要劳动了,需要“休息”了,那就是死了。
万星文化园股东,过的就是西方人理想的“共产主义”和东方人理想的“大同世界”的生活。这里人人都是劳动者,个个时时处处都在动脑用力,都在进行创造。他们笃信教育之人罗辀重所说“以原子为‘能’,就是‘造福’人类”,“以原子为‘弹’,就是‘祸害’人类”;他们的“劳动”,力求“行善”,力戒“做恶”。他们创造机器人,主要是代替人类枯燥的程序式的“行善”劳动,而力戒机器人智能“做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