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教育志》编撰出版
我的三件大事之三
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745
我的三件大事之三
佘国纲
“人生在世,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不光是为别人,也是为自己;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也!为别人,就要不妨碍别人,就要为当世人做点有益的事,为后世人留点有价值的东西;为自己,就要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从事一切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说了自己想说的、该说的、能说的,做了自己想做的、该做的、能做的,也就行了,不必为自已成就的大小沾沾自喜或自责,也不必因此感天谢地或怨天尤人,快快乐乐渡人生。”这是我20世纪70年代初得出的人生格言。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活得较累。上小学时,成绩虽好,但表现总不如老师的意,连少先队都很难加入,很苦恼。上中学,因为头发往往露在帽子外面,不合老师要求,常挨批评;要求加入共青团不批,团总支举办“谈理想”演讲比赛,却要我去,并说能获奖,结果果然得了第一名。上大学,尽管成绩优秀,但写电影剧本,硬说你是不安心专业;因为说了“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雷锋也是有缺点的”,结果就不许下乡参加“四清”运动;好不容易争取下去了,好好表现,被评为“五好工作队员”,可接着学校又另开会,重新评,就给评了下去,还是老工作队员闻知赶到,才又补了上去,我竟委屈得哭了。大学毕业,进军垦农场,因说敲碗搞“餐敬”等是对毛主席不礼貌,很不得指导员喜欢,身心总感到沉甸甸的。
1970年初的一天,这是个不平常的日子。指导员在集会上指出:“有的人不讲礼貌,见到连长、指导员,连喊都不喊一声。”我对号入座,知道是讲自己,思想着也要改改才是。会后不久就在厕所门口碰到了指导员。他从厕所里出来,我上厕所去。喊,还是不喊?我竟“斗私批修”了好几分钟,最后突然像脑袋炸裂了一下,终于没有喊。
此后,我好像脱胎换了骨,身心轻松。别的人都在为分配事奔忙,而我则一开始就做好了回乡任教的打算。也许是情绪稳定,离队时竟要我担任去邵阳地区一组人员的副组长。到了邵阳,涟源县“四个面向办”的主任说要我去涟源,我就去了涟源。在县里留了一段,就要我去涟源四中,我就去了涟源四中。后来又要我到涟源县教学辅导站,我便又回到了县城。1984年调到娄底地区(现为“市”),直至今日。
虽然工作的单位不能自己决定,但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遇事已能“坦然”。我“坦然”渡过了涟源四中大字报围攻的风波,“坦然”面对了在县里因提意见而差点进班房的危机,“坦然”放过了历史论文的被抄和电视剧的夭折,“坦然”地闯过了多次车祸而大难无损,等等。虽然已在为自己为世人中得到了快乐,但还没有为后人留点什么,于是便有了既为后人,也为世人,当然也是为自己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名为我的三件大事,实际上是我们的三件大事,因为这三件大事,始终都有一大批有识之士参与、关爱和支持。
创建理性文化殿堂—端阳史志馆
在业余自费编纂出版《湘中教育志》和研究宣传教育之神罗辀重的两大活动中,产生了大量著作,于是萌发“以书会友”,创办端阳史志馆,打造理性文化殿堂的念头,便有了第三件大事。
我对史志馆的创办与建设作了三个档次的设想。
⑴低档次。本人以每月工资所余作邮资,广发信,广交友,主动寄赠《湘中教育志》等,以诚示人,交换各地史志、谱牒和专家学者文人专著,然后用自己全额集资住房为馆舍。虽无力公开对外开放,但本人会尽可能热情接待来访者。
⑵中档次。在实现低档次基础上吸纳馆员,开展共创活动。本人继续广发信、广交友;馆员们各尽所能、各尽其力。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收集图书,筹集资金,就一定能丰富馆藏,并另建小型单独馆舍。对那些著作等身的赠书人和捐赠藏书多的热心人,增设“个人专著室(柜)”或“个人藏书专室(柜)”。然后,创办馆刊,由馆员自愿轮流值班,至少可面向馆员和所有赠书人开放。
⑶高档次。如果有数千上万人参与共建的话,如果能拥有大规模馆舍(拟称“万星楼”)的话,那么她就可成为高档次的中华文化的收藏展示中心和宣传研究中心,以及公益文化遗产、资金的捐赠接收中心,同时还是现代化书院的论辩讲学中心,成为理性文化殿堂。她将组建世人信得过、后人可评说的贤良董事会,募集足够基金维持正常运转;她将向全社会开放,并为那些从事写作研究的文人学者和那些想展示自己心血成果和才能的书画家、收藏家、演讲家,以及那些为编纂出版回忆录、谱牒等发愁的人们,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及一条龙式的服务;她还将为那些因自己的文化遗产、资金找不到合适捐赠对象而发愁的贤良们,提供满意的接收服务。最终发展成为义捐股份的社会所有制的万星公益文化园。
事情按设想有序进行。1997年正式寄发创办“端阳史志馆”的信函,预计每发100封信收到一封回信。结果,到2000年年底,共发信10000多封,收到回信600多封,寄赠《湘中教育志》等近1000册,收到回赠的史志等各类图书4000多册,比预想的好。加上本人原有的万多册图书,低档次的端阳史志馆如期在2000年12月28日(世纪之交时)正式揭牌成立。
为记载端阳史志馆的初创历程,争取更加光辉的未来,2001年底《端阳史志馆揭牌典礼纪念册》编出,陆续献给关爱和支持端阳史志馆的真诚的朋友!2002年10月,黑龙江、安徽、重庆、四川、广州、长沙、娄底、山西等地的众多有识之士联合发出“共建万星楼”的倡议书,黑龙江满时新等拟骑单车到全国宣传海峡两岸统一,并为万星楼收集图书和募集资金,本欲2003年5月正式启程,后因“非典”而推迟。
2003年8月27日,陕西《教育报》头版头条发表“募资千万铸‘中华典籍’万星楼”的长篇报道,并配发“新闻话中话”《拒绝平庸》。9月2日,大汉集团总裁承诺在九亿步行街提供二层楼房作中档次的馆舍,并建议在此创办公益实体—万星茶楼,以利向高档次迈进。9月12日,《湖南日报》“双休周刊”头版头条刊发“历史教师欲造万星楼”的长篇报道。也就在这一天,满时新等正式出发,开始5人,不久3人回,到年底,行至吉林“怀家镇”,又一人离去,仅剩满先生一人在坚持。
因九亿步行街铺面旺销,大汉承诺的铺面留不住,2004年1月,本人下决心买下娄底市大科办事处竹山居委会一私人住宅,并吸纳非义捐款,改造为端阳楼。6月,出版“万星楼”报创刊号。2005年筹创开通“万星楼”网站。尽管人们大多断言:万星楼会成为空中楼阁,但我还是会坚持下去。
三件大事的工作量,要花的时间、经费、精力,人们可想而知。于是就有种种猜测:一定有不少助手;一定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定是一天至少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一定是本职工作丢在一边了;一定是很有钱;一定是个苦行僧;一定是个“高尚”、“无私”的人,等等。不然,就会如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所发出的疑惑:“我的这位师兄”的“业余时间是怎么分配安排的”?“办这些事情的经费是怎么解决的”?“他到底图个什么”?
也许我的回答不一定令人满意,但我是实话实说。第一,我不可能有专门助手,也不可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从未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我只是拿有的人陪客吃喝、打牌等一部分时间用来办这些事就行了。第二,我的本职历史教研日常工作也不可能丢,所里分配的编写任务不可能不完成,因为我还得靠此拿稿费,用以办三件大事呢。至于历史教研活动的开展,工作的成效,在全省各地市历史教研员中,可以说不是落后的,省教科所和省地社科联多次评我为“优秀历史教研员”和“先进学会工作者”。当然,在本所,多年来我是连一个优岗也未评上,但还是评上“称职”了嘛。第三,我经济上还算可以,但不可能很有钱,关键是除了粗衣粗食和简单家用,我很少别的花费。但我也不是苦行僧,想有的、该有的、能有的,我也有。更为重要的是,我愿意拿钱办这些事,比我钱多的人多的是,可他们不一定愿意办这些,而打牌、桑拿、吸烟、喝酒花掉几百上千,他们则无所谓。第四,“高尚”、“无私”,作为道义上对我的支持,我领受。但作为花环式的赞誉,我不配。因为我 “有私”,为世人、为后人,也就是为我自己,为我自己的快乐人生。我也不算“高尚”。我不会像古时的武训,以出卖自己的人格让人打拳踢脚得到施舍去办义学;也不会像当今媒体宣传的模范人物,为了资助贫困学生,宁可让自己的儿子欠缴学费。记得明清时,有位“高尚”的贤者说:“宁可无衣无食,不可无书。”而我,缺衣少食或粗衣粗食可以,要是真到了无衣无食的地步,我是不会办这三件大事的。
发布时间:2023/10/24 0:30:44 【打印此页】
上一篇:史家之风骨 方志之奇葩
下一篇:读<湘中教育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