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端阳史志馆>><湘中娄底史话>选登

“少卿公”邹廷望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143

 
“少卿公”邹廷望
 
    邹廷望(1526-1606),字子建,又字见岳,明代新化县太阳四都野鹅塘(今洋溪镇寨边村)人。官至陕西庄浪兵备道佥事,兼甘肃行太仆寺少卿,人称“少卿公”。
     邹廷望于1562年中进士,初为河南新蔡县令,后陛户部主事,继任陕西凤翔知府,再升陕西庄浪兵备道佥事,兼甘肃行太仆寺少卿。他是文官,又兼武职,还管理过财政,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在户部主事,以廉洁著称;任凤翔知府,曾捐俸银赈灾;告老归田之日,唯图书数箧,敝衣两笥而已。当时,新化县令林培题其门联云:“清得门如水,贫唯带有金。”   
    邹廷望任官时,敢与贪官污吏作斗争。家乡人们至今传颂着他巧治严嵩的故事:邹廷望与当时的宰相严嵩经常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严嵩怨恨邹廷望,告邹贪赃枉法,无所不为。但朝廷几次派人察访,均未查出邹有任何贪赃行为。严嵩权高势大,朝中许多忠臣辞职,邹廷望也写下辞呈,告老还乡。离京之前,他特意造了一只大官船,做了30多口大木箱,里面塞满砖头,外用绳子捆牢,还用封条封住。离京那天,他又请了一百多名差夫,浩浩荡荡将木箱抬上官船。严嵩得知,立即派重兵截住官船,要搜赃,斥责邹廷望说:“过去你贪赃枉法逃过去了。现在你原形毕露,我岂能饶你!” 邹廷望不许严嵩搜查。当下两人说定,如果箱内装的是金银财物,均由严嵩查封,全部上缴国库;若不是,那就要严用自己的金银装满木箱。结果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砖头石块,严嵩傻眼了。两人闹到嘉庆皇帝那里,皇上问他为什么要装些砖块回去。邹禀道:“我在皇上身边办事多年,今日还乡,无有半点资财,还不如一个穷百姓,今后天下人都不愿读书入仕来保驾朝廷,所以臣只好装上三十箱砖块,假冒皇上钦赐财物,荣归故里,使百姓羡慕而歌颂陛下,鼓励后人发奋求学,别无他意。”嘉庆听后大加赞赏,当即下旨令严嵩履行前约,将三十多口木箱全部装上金银财物,让邹衣锦还乡。实际上这是邹捉弄严的一招,严果然中计,只好自认晦气。
    邹廷望还乡后,做了三件大好事:一是修广济坝,灌溉了几千亩农田。二是办三乡学社,兴教育。三是修新化县志 。其所创三乡学社,邑中学子莫不咸集。清乾隆丙午年(1787年),当地士绅在此山石之上建阁,会文讲学,而榜其名曰回澜公所;至光绪戍子年,才增设三层楼阁,改回澜公所为回澜阁,后又称文昌阁,位于新化县城西南15公里的洋溪镇洋溪河畔,坐落在今新化第五中学内。该阁为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270平方米,坐北朝南,阁有二层六角,翘角上嵌风铃,阁顶为颜色瓷宝。院内墙上刊砌石刻碑文,记述太仆寺少卿邹廷望解袍归里,创办三乡社学,会文讲学及该阁创修、复修始末。
 
 
 

发布时间:2008/10/18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