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版万星楼>>端阳史志馆>><湘中娄底史话>选登

“国之贤母”姜刘氏

来源:端阳史志馆   作者:sheguogang   点击:1184

 
 
国之贤母姜刘氏
 
 
 
    姜刘氏(1868-1949),娄底老街清潭人。其父姓刘,未给女儿取名,8岁时到同里一姜姓人家当童养媳。毛泽东、朱德、林伯渠等称她为“姜母刘太夫人”,誉她为“国之贤母”。
    姜刘氏到姜家时,丈夫姜锦春只有6岁,但从小两人就相亲相爱。丈夫爱吃鱼不吃虾,她经常到涟水河摸鱼给他吃。她在姜家生了五男一女,最小的名叫姜齐贤。在姜齐贤五六岁时,姜刘氏开起了豆腐店。俗话说“豆腐多了是些水”,但姜刘氏同样多的豆子要比别人多出一些豆腐,别人并非觉得是水,生意十分兴隆,原因是她豆子泡得软、磨得细,用细白布揉出豆浆,熬豆浆注意火候,放石膏掌握剂量。由于家中宽裕一些,姜齐贤得以上学读书,并到省湘雅医院学医,毕业后投身大革命。
    姜刘氏对小儿子参加革命表示鼓励并给予支持。1929年,姜齐贤为掩护革命要母亲去武汉。姜刘氏不顾武汉政局动乱,以“到处黄土好埋人”之语,谢绝别人的劝阻。为了使儿子安心革命工作,1934年丈夫病逝,她也没有告诉儿子。直到1938年,她满70,才写信给在延安的儿子。此时,姜齐贤在毛泽东身边担负医疗卫生工作。得知姜齐贤母亲身世及生日的毛泽东,嘱随身人员找来红绸,请林伯渠在绸布上代他写上“国之贤母”四个大字,右上方写下“姜母刘太夫人七十寿辰志庆”,左下方亲笔签署“毛泽东敬祝”。接着朱德亦请林伯渠在另一块绸布上挥毫题写他的祝寿诗:“人生七十古来稀,孟母贤劳说断机,哲嗣医疗称妙手,楼兰未斩尚戎衣。”
    毛泽东、朱德的贺寿锦幛,由姜齐贤寄回家里。姜刘氏接到后做为最珍贵的礼物收藏起来。1949年9月,她在临终前,将红绸取出,亲手交给在娄底的两个儿子保存,并再三叮嘱后辈,要世世代代不忘毛泽东和朱总司令的恩情。1981年,其孙子将这两件珍贵文物,献给了国家,珍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其复制件存于娄星区文物馆。
 
 

发布时间:2008/10/18 【打印此页】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